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完了30年的路程。自1978年以来,我国就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生存状态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生存、发展都会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它也会对社会环境和处于。社会中的人产生种种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传媒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的传媒开始了“企业化管理”的市场化改革,大众传播的内容更为广泛,互联网逐步兴起并成为大众传播中的重要力量。这些变革对人产生了什么影响?值得探究。
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具有传播信息和教育的功能,在当今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挥着重大影响。在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公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已经觉醒,而回顾30年来大众传媒的变革可以发现,大众传媒对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这一作用的发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进程。
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变革,并结合典型的案例来分析和阐述大众传媒与公民意识这一论题。全文分五部分:第一,界定公民意识的概念和内涵,回顾近代中国的公民意识教育,概述中国人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第二,分析中国大众传媒的双重角色和社会功能,阐述大众传媒已成为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园地。第三,结合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民主法治的发展,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传媒的重要变革,并具体论述大众传媒如何逐步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大众传媒对公民意识的启蒙和培育,使公民意识成为自觉。第四,论述当前媒体对公民意识的消极影响,反思大众传媒的不足。结语部分分析了我国媒体仍然受社会环境的限制,得出媒体培育公民意识仍然任重道远的结论,并结合西方媒体在培育公民意识方面的经验,给我国媒体提供借鉴。
“公民意识”本是政治学研究的概念,目前在新闻传播学界,从公民的角度来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著作不多,而研究大众传媒对现代公民意识之促进作用的论著更少,希望本文能够提供一个大众传播与受众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