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的生态民居评价体系,是西北乡村建设规范与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本文以西北生态民居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探讨生态居住建筑评价体系的地区适应性。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探讨现代西北民居在自发演进中的困境,并基于生态建筑的多样化理论,提出西北民居的生态评价目标,即居住质量优先,提倡不同经济成本的方案组合,找到经济投入与建筑性能的最佳平衡点。以此评价目标出发,确立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的方法,并对相关评价内容进行比对,进行技术信息分析,提出“居住质量”、“能源”、“材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废弃物”、“社会效应”等七条评价项目,在此基础上优化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基于西北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际情况,以及西北民居实现生态化目标的途径,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德尔斐(Delphi)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基本排序,并针对乡村民居生态化建设的推广方式,明确西北生态民居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西北民居生态化建设的目标,应当追求性能与投入的最佳平衡点,即在保证居住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灵活的方案组合,实现经济投入与建筑性能的最佳平衡。(2)西北民居生态化建设的途径取决于社会成本,包括住户个人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社会资源与能源成本。西北生态民居评价内容,应当优先鼓励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实现优良的建筑性能,并宜结合生产生活,就地处理环境负荷。(3)“生态建筑”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有多种表达方式,西北生态民居评价标准的设立应取决于外部条件对乡村居住建筑的影响与约束。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西北乡村生态民居的评价内容,通过对示范项目进行评价,为西北乡村民居的生态化建设提出设计建议。期望对丰富民居研究理论,推进西北民居建设的良性发展,科学规范乡村民居化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被认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有效的绿色度评价是推
托·斯·艾略特被誉为西方"经典"研究的先驱,对"经典"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其经典观对后人有很大影响,但至今未见相关研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梳理和论述艾略特的"经典"思想
不准外国人入境制度是我国出入境管理的最重要的制度规范之一,涉及到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于履行我国国际法义务、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和推进我国社会
在激光切割中,喷嘴是激光切割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聚焦光束和辅助气体的共有通道.通过气体动力学理论和激光切割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证明:适当控制喷嘴的流体力学特
<正>2013年11月16~18日,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及各省区的几千家机构报名参评、参展,5000多名来宾参加。第二次亮相四川电视节的中央电视台纪
默多克通过"善的定义"以及如何用善来指导和提升生活,对她作品中的"道德"主题进行探索。本文试图说明默多克是如何在作品中赋予艺术和艺术家以崇高使命,孜孜不息地探讨伟大的
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启动于圣德太子改革,初步形成(模型化)于孝德天皇与天智天皇的大化改新时期,制度化于大化改新矛盾积累导致的"壬申之乱"后的天武天皇及其继任者持统、
增强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是博物馆得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保障。博物馆应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吸引观众,洞开联合旅游之门引入观众,依靠优质讲解员赢得观众,以典雅优美的环境与优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政策等理论和概念的阐述,分析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传统的中职教育和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进行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背景中,中职数学在中餐烹饪教学中的运用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