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十九首》为五言诗之经典,其内容及艺术特色,被历代诗人及评论家称道。自模拟被视为学习创作之法以来,《古诗十九首》拟诗层出不穷。基于拟诗对《古诗十九首》研究之重大意义,历代学者热衷于拟诗研究,而宋元两代《古诗十九首》拟诗并未被发掘。由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以宋元代表诗人拟诗为例,以继承与创新为角度,分析研究宋元《古诗十九首》拟诗,揭示其价值与意义,并梳理贯通魏晋至元代《古诗十九首》拟诗发展脉络。本文分为以下五部分:绪论部分明确拟诗的定义及本文研究对象,并论及当前宋元拟诗未被发掘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第一章从学习创作、逞才较艺、述志抒情三方面论及宋前拟诗创作的动机,主要分汉末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三阶段梳理魏晋至隋唐拟诗对《古诗十九首》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的承继与创新,揭示出宋前拟诗题材内容基本承袭《古诗十九首》游子的失意之嗟与思妇的别离之苦,其艺术手法主要为比兴和用典,语言雅化,格调悲凉。第二章主要分析宋代晁补之、洪适、朱熹、赵处澹的《古诗十九首》拟诗,以宋代其他人的拟诗为补充。重点分析宋代《古诗十九首》拟诗对《古诗十九首》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的承继与创新。宋代《古诗十九首》拟诗丰富的题材内容,除部分拟诗仍承原诗游子思妇题材外,赠别怀友、心系民瘼、孝亲忠国亦为拟诗主要内容。拟诗艺术手法有比兴和用典,托物言志的运用比较突出,主要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语言古淡,风格劲健。第三章揭示在复古风气影响下元代拟诗空前繁盛的现象,并通过分析朱晞颜、王鍊师、钱宰和孙蕡等人的《古诗十九首》拟诗,阐释元代《古诗十九首》拟诗在承继原诗与前人拟诗的基础之上,亦求变求新,题材内容以游子思妇为主,亦有友朋金石之交的深情厚谊,语言平实,而格调回复宋前的悲凉。结语部分系统勾勒魏晋至宋元《古诗十九首》拟诗嬗变情况,并阐释宋元《古诗十九首》拟诗的特质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