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同培养复合可注射性改良纤维蛋白凝胶支架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四川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软骨细胞按3∶1比例共同培养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改良纤维蛋白凝胶支架,在成年兔体内诱导形成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可能性。  方法:过量麻醉处死1周大的日本大耳兔,以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分离幼兔膝、肘关节末端软骨细胞。取第3代BMSCs和第1代关节软骨细胞,按3∶1的细胞密度混合后与改良纤维蛋白凝胶支架复合。取48只成年日本大耳兔,用电钻在双侧膝关节的股骨滑车中间制造直径5mm、深4mm的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将4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缺损处注入改良纤维蛋白凝胶与种子细胞复合物;对照组,缺损处注入改良纤维蛋白凝胶;空白组,缺损旷置。分别在术后6周、12周取材,从大体观察、Wakitani评分、组织学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蛋白聚糖(GAG)含量检测等方面评估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实验组12周后缺损处已被新生修复组织覆盖,修复组织类似关节软骨,以透明软骨为主,与缺损周围软骨组织边界模糊不清;对照组的修复组织不能完全修复软骨缺损,透明软骨含量较少,与缺损周围软骨组织边界较清楚;空白组修复效果不佳,以疤痕组织修复为主。  结论:1、改良纤维蛋白凝胶支架生物相容性好,降解速率适宜,不引起机体产生炎性反应,软骨细胞在其中能够正常增殖和分泌基质,是作为可注射性细胞支架较为理想的选择。2、以第3代BMSCs与第1代软骨细胞、改良纤维蛋白胶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物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完美填补软骨缺损,术后12周即可很好地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本研究选取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目的:早发性败血症通常发生在新生儿生后7天之内,90%发生在生后第一天。早发性败血症多表现为爆发性,通常与胎儿感染有关。在发展中国家早产是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