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其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因此对红楼梦的翻译,有利于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播。另外,《红楼梦》中的两百余篇古典诗词曲赋不仅浓缩了中国古典文化,同时还预示着相关人物的命运,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在其英译全文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红楼梦》的两种全英译本,这为其诗词英译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文本。本文作者以这两种译文为蓝本,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开展《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异化与归化的定义。异化尽量采用靠近源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旨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本色与异国情调,是一种以源语言为归宿的翻译策略。与异化不同的是,归化尽量采用靠近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译文读起来流畅通俗,适合目的语读者,是种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明确了定义,还要透彻地理解异化与归化的优缺点,以利于更好地研究这两种翻译策略。仔细研读两译本,不难发现杨译本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霍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但是两译本绝不是单一地采用—种翻译策略。这主要是因为异化与归化是动态统一的。这两种翻译策略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全译本的四个方面:词汇、句法、文体和文化层面。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在词汇和文化层面上,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归化作为补充。然而霍克斯和闵福德的译本在句法和文体上,更多地运用归化手段,以异化作为补充。本论文阐明了无论是哪种翻译策略为主,都辅以另一翻译策略,因此两译本中的诗词翻译是异化与归化的动态统一。两种译本中不同翻译策略的采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立场密切相关。杨译本是由国家主导的,完成于文革即将结束前的1974年,这就决定了该译本必须担负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让世界认识中国,就必须保留原文特色是杨译本的翻译原则;而霍译本是在签约英国最具权威的企鹅出版社的前提下完成的,这也就决定了该译文的翻译原则要尽量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本论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出发,对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红楼梦》英译版本进行研究,阐述诗词英译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同时阐明这两种译文的诗词英译都不是绝对的异化和归化,而是两者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