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关因素变化时,可使肿瘤复发率降低的最佳术式。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之间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24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肿瘤的分期、分级、部位、数目、大小等指标。随访患者的恢复、术后灌注、肿瘤复发等情况。以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行TURBt术与PKRBt术的患者各因素与肿瘤复发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与复发相关的因素。分析在相关因素变化的不同情况下,两种术式两年内复发率是否有差异。结果:以单因素方法分别分析行TURBt术与PKRBt术的患者各因素与肿瘤复发之间的相关性,均得出肿瘤组织分级、数目与复发相关。根据不同的肿瘤分级、数目将研究对象分为低级别单发肿瘤、低级别多发肿瘤、高级别单发肿瘤及高级别多发肿瘤四种情况。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得出,低级别多发肿瘤时,TURBt与PKRBt术后患者两年内肿瘤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三种情况下,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两年内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1.肿瘤组织分级、数目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直接相关,肿瘤高级别与多发是其复发的高危因素;2.低级别多发肿瘤时,PKRBt术后复发率低于TURBt术。低级别单发肿瘤、高级别单发肿瘤、高级别单发肿瘤时,两种术式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