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汉语常用动词带宾静态和动态考察的基础上,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对留学生习得常用动词带宾情况进行了多层次的考察。通过语料调查和统计,从汉语动词带宾特点、学习者汉语水平、学习者母语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词和宾语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对《发展汉语》教材常用动词带宾的编排情况进行了考察,就考察结果对教材的编写作出了相关评价。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研究角度不同,内容上相互衔接,但又各有侧重,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从静态的角度对常用动词带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分析。首先,考察了常用动词带宾类型和数量:在静态情况下,汉语动宾框架简明,宾语语义类型丰富,其中受事、处所和对象宾语是较常见的宾语类型。其次,考察了常用动词的带宾能力:动作性强的动词所带宾语类型较多,带宾能力较强。非动作性动词的带宾能力最弱;一般动词带宾能力的强弱跟动词所带宾语的数量成正比关系。再次,考察了常用动词宾语的类推能力、扩展能力和复杂程度:大多数常用动词宾语的类推和扩展能力都很强,而动词宾语不能类推、不能扩展的,往往都是固化性动宾短语;多数常用动词带宾形式既可以是简单宾语也可以是复杂宾语,少数宾语只能是简单宾语或复杂宾语形式。最后,考察了动词多个义项的带宾特点:常用动词的多义现象比较突出,多义动词带宾的情况比较复杂;同一个义项可以带不同宾语类型;义项不同,带宾能力往往也不同,一般常用义项带宾能力较强。第二章从动态的角度(在120万字的封闭语料中)对常用动词带宾在汉语话语交际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首先,重点考察动态语料中常用动词带宾的变化情况:跟静态情况相比,带不同类型宾语的动词数量都有所减少,但带不同类型宾语的动词数量的减少幅度不同。其次,考察动态语料中常用动词带宾能力的变化情况:跟静态情况相比,动词带宾能力有所减弱:一般宾语类推和扩展能力强的动词,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宾语类推和扩展能力弱或不能类推和扩展的动词,出现频率较低,但有的固化或熟语化的动宾结构使用频率也较高。再次,考察语料中常用动词宾语的结构形式:语料中,整体上简单宾语的数量占优,而处所宾语和施事宾语的复杂宾语形式占优。最后,考察语料中动词的义项和宾语类型的变化关系:跟静态情况相比,多数多义动词的义项数和宾语类型的数量都有所减少;义项减少是宾语类型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多义项动词不同义项出现频率不同,常用义项带宾的使用频率最高。第三章通过试卷考察和问卷调查,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对留学生习得常用动词带宾情况以及影响习得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首先,考察了留学生习得常用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的情况:留学生习得常用动词带宾的正确率略高于失误率,总体上留学生对常用动词带宾的习得情况不是太理想,而且在不同类型宾语的习得上有差异。其次,对习得情况进行了多角度分析:(1)宾语类型不同,习得效果不同。留学生较容易习得的宾语类型有受事、处所、对象、同源等宾语类型,较难习得的宾语类型有工具、方式、杂类、等同、原因等宾语。(2)宾语形式不同,习得效果不同。留学生习得常用动词带简单宾语的正确率比习得带复杂宾语的正确率要高。(3)义项不同,习得效果不同。总体上留学生对常用义项带宾的习得比非常用义带宾的习得情况好。(4)留学生水平不同,习得效果不同。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对于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失误率减低。(5)留学生的母语不同,习得效果不同。最后,针对留学生习得情况,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针对汉语带宾的特点开展教学,从学习者认知的角度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重视学习者母语对学习的干扰等。第四章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角度对《发展汉语》6册综合课教材中常用动词带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评价。首先,考察了教材中常用动词带宾的总体情况:常用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的数量不同,受事宾语、处所宾语和对象宾语数量较多。其次,考察了教材常用动词带简单宾语和复杂宾语的情况:教材中常用动词带简单宾语的数量比带复杂宾语更常见,以复杂宾语形式先出现的动宾短语的比例偏高,可以适当的提高简单宾语的数量。再次,考察了教材中动词多个义项及其带宾情况:跟静态和动态的情况相比,教材中多义动词的比例较高,但出现的义项不多,大多数多义动词只出现了常用义项带宾的用例,多义项动词带宾类型数量总体上也都有所减少。再次,考察了教材中常用动词带宾重现的分布情况:有的常用动词带宾重现次数较多,有的重现不足,教材在这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最后,通过以上考察,提出汉语教材在编排动宾结构方面的基本原则:先常见宾语类型,后非常见宾语类型:先简单宾语,后复杂宾语;动词先常用义用法,后非常用义用法: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至少重现3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