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内心深处都渴望着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情,都希望诺亚方舟载我们到梦想的伊甸园,都希望爱情与自己永远同在。但人们却经常搁浅在痛苦的海滩上,沉湎于悲伤而不能自拔。人们因为频繁的失望,变得要么讳莫如深,要么不屑一谈。爱情真的是人们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应该谈、谈不清楚、不值得谈的一个问题吗?不是的,不管有多少失望在前,总还是有人在期盼着、在努力着,我们离不开它。既如此,那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去面对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探讨了爱的本质这个问题,因为只有深入地理解什么是爱的问题,才能确认什么不是爱,什么是爱的替代品和假冒,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爱情的遮蔽,进而探寻打破遮蔽的有效途径。主要观点是:爱是基于积极的“给予”的人的一种成熟的能力,是基于博爱、自爱与合理信仰之上的一种体验;是自我内在力量的确认;是和人的心理成熟、和生命的终极价值追寻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爱情是生命的积极的力量,爱情需要理智的自主作用,需要端正认识,需要将带给生命的活力引向对更深广的人世的认识而非局限于两个人之间。但日常生活中种种观念使人的爱情生活异化,阻碍了人们去寻找真正的爱情。主要表现为实用原则、感觉至上原则等对爱情的遮蔽,只有识破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所造成的虚假爱情,才能使爱情走向永恒。论文分为五部分,由我们为什么需要爱开始,以走向爱的永恒止。具体的是: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爱。爱是我们摆脱孤独、认识自己、成为真正的人的需要。第二部分,对爱的哲学源流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爱是什么。阐述了爱的本质及其内涵。明确爱的本质是积极的“给予“而非消极的“获取”。第四部分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爱的遮蔽问题。主要论述了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现代人的异化及由此带来的日常生活中的爱情的异化:一方面,否认爱的存在。另一方面,以爱的压抑作为结果而使性爱不再以生育或爱情为前提条件而以自身为惟一目的。第三方面是把婚姻看作是“过日子”的避风港和获取金钱、地位的手段。第五部分,打破爱的遮蔽,让爱走向永恒。只有具有成熟的爱的能力:克服病态的自恋达到自爱、具有博爱的精神和坚定的爱的信仰,才能打破爱的遮蔽,从而使爱走向永恒。拉·罗什夫科说的好,他说很多人如果不是听别人谈论过爱就不会去爱。澄清爱的本质并借以审视现代人的爱情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以爱情而现实人生,以探讨人自身及人与人的和谐生存为旨归,此为论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正>一、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变化:△v=v1-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当△v和v0同方向时,速度增大,反之减小.(3)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
以云南省一平浪林场为研究对象,以Forest Simulator BWINPro为工作平台,通过建立云南松等主要造林树种的生长模型数据库,实现20年生云南松林动态生长经营模拟。结果表明:该模
修辞格最重要的功能是表达功能。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更为深刻的语义和富于变化的语气,使言语表达更加生动丰富。与传统修辞学不同,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辞格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其嫉妒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湖南某高校选取443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
在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具备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具备的心理干预技能。班主任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班主任在干预学生厌学行为时,更容易比心理咨询工作者取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就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旨在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改革,以期培养学生探
近年来,生态旅游以每年15%-20%的速率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在各种各样的生态旅游——如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高山生态旅游等中,最
以宁麦13号为供试品种,设置播期和密度共16个处理,研究其对小麦生育期、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对拔节期、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影响较大,对生殖生长期和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隐瞒程度。方法 40名手术室护士和59名外科病房护士分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隐瞒量表(SCS)调查,将手术室护士调查结果与常
在醋酸铵-醋酸缓冲溶液中,重氮烷基脲的N-羟甲基键断裂分解产生的甲醛与乙酰丙酮发生Hantzsch反应,生成二氢吡啶衍生物,通过检测二氢吡啶衍生物的荧光强度可测定重氮烷基脲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