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时代发展赋予的重要职责,突出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价值发展的基本趋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以便更好的承担起历史、人民和时代赋予的重任,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尚品格的实际需要。大学生时期确立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明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联,树立人生目标,明确奋斗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综合所致,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基于上述缘由,本文主要从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和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根本指针三个方面指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阐述了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的双重性、价值目标的多维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价值选择的迷茫性和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经历的几个环节。深入阐述了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基本原则。最后,也是论文的重心所在,重点从思想引领、舆论引导、文化涵养和实践锤炼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机制,并对具体机制做出了相关论述。论文按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理论概述、关系梳理、理论探讨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旨在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有效结合,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学理考察,确保研究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