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主要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remote 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 C)血清NO及cAMP含量的变化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探究RIPost C内源性脑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发病距离处理时间≤72h)患者80例,NIHSS评分在4~15分之间;排除严重高血压、房颤、脑出血、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异常等情况,依照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患者意愿将收集的患者分成RIPost C组、常规治疗组,各40例,以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年龄、性别与脑梗死患者相匹配的非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40)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即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RIPost C组(n=40)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使用缺血处理适应仪每天进行两次RIPost C,连续1周,即接受双侧上肢完全缺血5min/再灌注5min为一个周期,5个周期为一组(5min/5min×5 cycle),并处理前及处理后第1天、第7天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常规治疗组也于相应时间点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对照组留取体检当天血标本,同时评估RIPost C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处理前及处理后7d行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将收集的血标本采用ELISA技术检测RIPost C组、常规治疗组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NO及cAMP含量,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的变化,各个时间点NO及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1、处理前RIPost C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7d两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但RIPost C组处理后7d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更显著(ΔNIHSS:P=0.001;ΔADL:P=0.012),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处理前血清NO及cAM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RIPost C组患者处理后1d血清NO及cAM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升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处理后7d血清NO及cAM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常规治疗组患者处理前、处理后1d、处理后7d血清NO及cAMP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RIPost C组患者处理前、处理后1d、处理后7d血清NO呈升高趋势,血清cAMP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缺血后处理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脑梗死具有一定保护作用。2、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调控NO及cAMP含量发挥其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