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产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WTO步伐的逐步深入,产业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目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冲击下,海洋产业安全成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内容。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海洋经济起步较晚,海洋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并将打造海洋强国作为我国的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海洋产业安全问题势必成为国家经济安全关注热点。在此背景条件,本论文对我国的海洋产业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海洋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对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经过十多年持续快速增长后,中国海洋产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形势以及自身存在问题的各类挑战,海洋产业安全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从目前整体相关研究来看,产业安全理论尚未成熟,且发展缓慢,对于海洋产业安全的研究更是稀少。木文在产业安全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海洋产业“产业”和“空间”双重属性的产业特征,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形成了海洋产业安全评价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海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筛选了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然后对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进行客观地评价。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深入地分析了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等理论,通过构建的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提升我国海洋产业安全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通过不断深入分析,本论文期望能够对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安全的真实情况进行客观描述,为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实践提供参考。根据以上论文学术思路,本论文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文献综述。该部分对我国海洋产业安全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研究海洋产业安全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对当前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及海洋产业安全研究的现状及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现有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文的学术思路,并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第二章,科学的界定海洋产业安全的定义,界定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及包括的内容。依托产业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综合考虑不同的有关产业安全的理论的研究,明确产业安全的含义及内容。通过分析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产业特性,依据现有的产业安全概念的研究,总结海洋产业安全的内涵、特征及包含的主要内容等,确定海洋产业安全度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界定海洋产业安全度的测算维度。第三章,归纳海洋产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梳理海洋产业安全的运行机制。归纳总结海洋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海洋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罗盘”模型,并进行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以产业经济理论体系为切入点,在海洋产业安全的涵义、特性及影响因素等基础之上,对海洋产业安全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明晰海洋产业安全系统的运行机理,为海洋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奠定基础。第四章,构建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海洋产业安全度测算维度,将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海洋产业生存安全评价指标、海洋产业发展安全评价指标和海洋产业适应安全评价指标。依据海洋产业安全运行机制,在二级指标设定的基础上进行三级指标的筛选,从而构建出完整的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筛选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理论上,国外的评价模型经过修订都可以对海洋产业安全进行评价分析,但实际上,海洋产业评价模型的筛选受到了海洋产业安全特性,海洋产业数据统计等问题的限制。因此,本论文通过对通用评价模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最终选择可拓物元评价模型作为海洋产业安全分析的方法,并依据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构建了我国海洋产业安全度分层评价模型。第六章,我国海洋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依据构建的海洋产业安全评价体系,以2008年至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相关指标为样本,进行我国海洋产业安全度等级评定,在时间序列上对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评价进行对比分析;以2012年沿海地区12个省份海洋产业相关指标为面板数据,对我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海洋产业安全度等级评定,在空问上对我国海洋产业安全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第七章,提出了提升我国海洋产业安全度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中,依据实证分析中我国海洋产业安全度的客观描述,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海洋产业安全度提升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