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主要基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程树群等提出的门静脉癌栓分型标准,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并评价此标准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病房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201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规律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然后根据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位置不同而分为4型:Ⅰ型(癌栓累及二级及二级以上门静脉分支,n=71),Ⅱ型(癌栓累及一级门静脉分支,n=81),Ⅲ型(癌栓累及门静脉主干,n=37)和Ⅳ型(癌栓累及肠系膜上静脉,n=12),并相应的分成四组(Ⅰ~Ⅳ组),最后对各组进行疗效和生存等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有效率为17.4%;临床受益率为64.2%;3个月、6个月、1-、2-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0%、81.1%、50.6%、21.8%和12.3%;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Ⅰ~Ⅳ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12个月,9个月和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分型,凝血酶原时间和疗效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在肝脏功能储备良好的情况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肝细胞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并且随着合并门静脉癌栓位置不同,预后也不同,对Ⅰ型,Ⅱ型和Ⅲ型门静脉癌栓疗效较为显著,预后相对较好,但Ⅳ型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