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iddm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寿所著《三国志》世称嘉史,以“质直”见称,简练为长,但是由于陈寿取材审慎,意在简洁,故而也造成《三国志》“失之简略,时有脱漏”。南朝刘宋的裴松之奉宋文帝之命,以“众色成文,兼采为味”为宗旨对《三国志》作注。《三国志》裴松之注是我国史传著作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不同于之前仅以训释文辞音义、名物制度、地理典故等为注释内容的注史方式,它以补阙、备异、惩妄、论辩为注史体例,从诸多史书中选取大量材料补充《三国志》的不足,开创了以史注史的方法。书成之后,宋文帝大加赞赏,称之“不朽”。   受《史记》史传文学传统的影响和南朝时期文风的熏陶,裴松之在作《三国志》注时,注重选取善于叙事写人、辞藻精美,富于文采的史料,具有了一些文学特征,使《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志》产生了某种分离的现象,并且有向文学作品方向发展的趋势,对小说发展历史尤其是《三国演义》有着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最终由罗贯中加工润色完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罗贯中本《三国演义》……凡首尾九十七年(184-280)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小说,又加推演而作之”。由此可知,《三国志》裴松之注是《三国演义》形成的重要史料来源。由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具有的独特性,研究它与《三国演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成书过程。主要讲述裴松之生平与其注《三国志》的缘起以及作注的宗旨和体例。通过该部分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裴松之《三国志》注形成的原因及其独特性。第二部分为《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对比研究。分三个方面:一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对比原因、标准、数量等方面的综述;二是对《三国演义》借鉴《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三是对《三国志》裴松之注与《三国演义》相似处的引书种类及主要类型进行分析。通过该部分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到《三国志》裴松之注是如何被《三国演义》借鉴的。第三部分为分析《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的影响。通过对裴松之生平及其《三国志》注的成书的叙述、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揭示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艺术风格、人物塑造、情节描写及语言风格上的影响,并探讨《三国志》裴松之注对《三国演义》的可商榷之处及未尽优势。这种文本比较的个案的研究,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研究同类型的文学样式。
其他文献
利用600kV铁芯充电脉冲变压器和压缩开关,作为初级脉冲功率系统和亚纳秒单开关技术,产生了峰值功率1.6GW、脉冲全底宽5.5ns的单周期脉冲,可在高于20Hz重复频率下稳定运行.设
电视剧《暗算》是根据当代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对原著的改编把握住了文本小说和影视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特征,是相当成功的,因此它火遍了大江南北,深受观众的喜爱和专
本文以萧红的死亡意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萧红生平、作品及言论,来考察萧红死亡意识的特点与成因。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章是理论阐述部分,论述死亡之于死亡意识,死亡意识之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介绍了利用气体击穿获取窄脉冲微波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利用气体击穿获取窄脉冲微波是提高微波效应源性能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费效比较低,能够较好地为当
无疑,王林旭已经成为艺术中国与世界通融的一个美学符号——这位从青岛走出来的艺术大家,自1995年以来,以长袖善舞的艺术影响力,被三任联合国秘书长授予“和平使者”的称号。
扬·柯特是二十世纪颇负盛名的莎评家,他的莎评主要集中在《莎士比亚——我们同时代的人》一书中。柯特的莎评风格独特,他关注人的境遇与存在的非理性,分析存在的虚无与荒诞,表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官场历来是一种敏感而重要的社会存在,它不仅是政治生活的聚焦点,也是各种社会力量交汇、交错乃至交锋的中心地带。官场的波动牵动着社会各个角落敏感的神经,毋庸置疑,官场是作家
如何反映设计过程中协同的若干需求是开发协同设计系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协同设计的层次操作模型,设计了agent的称作joint endeavor的心态元素以及一组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