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分离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研究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中ermB基因与转座子Tn1545和Tn917的携带情况极其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互关系。
3.研究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的耐药表型和基因特性。
方法:
1.统计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离到的2304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
2.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粪肠球菌ermB、Tn1545和Tn917基因,并对PCR阳性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
3.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VRE对万古霉素(VA)、替考拉宁(TP)的耐药表型;PCR检测vanA、vanB、vanC1、vanC2、vanC3,并对van基因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
1.肠球菌的临床分布:2304株肠球菌中,以尿液标本所占的比例最高,占37.3%(860/2304);其他依次是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粪便标本,占18.8%(434/2304);痰液标本,占17.0%(391/2304);胆汁标本,占10.4%(240/2304);脓液标本,占7.7%(177/2304);其他来源的标本占8.8%(202/2304)。菌种分布以粪肠球菌为主,占33.6%(774/2304);其次为屎肠球菌,占30.8%(709/2304);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分别占15.2%(351/2304)和20.4%(470/2304)。不同菌种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分布比例存在差异,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标本,而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主要来自于菌群失调患者的粪便标本。
2.药物耐药率的结果:肠球菌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并且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铅黄肠球菌的耐药谱与粪肠球菌的耐药谱存在明显差异: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它三种肠球菌,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肠球菌(P<0.05)。并且分离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96株,占4.2%(96/2304)。
3.用于ermB基因、转座子基因极其与耐药性关系研究的86株粪肠球菌中,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4.4%(64/86);红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中,ermB基因的携带率为95.3%(61/64),Tn1545的携带率为81.3%(52/64),Tn917的携带率为26.6%(17/64)。其中,26.2%(17/65)的ermB基因同时存在于Tn1545和Tn917中,55.4%(36/65)的ermB基因单纯存在于Tn1545中,1.5%(1/65)的ermB基因单纯存在于Tn917中。
4.ermB阳性组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以及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ermB阴性组粪肠球菌,Tn1545阳性组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以及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Tn1545阴性组粪肠球菌,Tn917阳性组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Tn917阴性组粪肠球菌。
5.万古霉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VRE经PCR扩增,均获得vanA基因阳性片段。未检测到vanB、vanC1,及vanC2/3基因。
结论:
1.临床上肠球菌感染中仍以粪肠球菌为主,但占肠球菌的比例有所下降;屎肠球菌的检出率已接近粪肠球菌。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呈多重耐药趋势。
2.粪肠球菌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基因,ermB基因主要是通过Tn1545来携带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且Tn1545可能是引起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一致,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住院病人肠道中VRE携带率高,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