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政策是调节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能够较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自2006年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以来,我国公司逐渐开始使用股权激励政策进行企业管理。各公司为了实现提高自己公司的经营业绩、获取更高的分红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达到企业价值的增值的目的,开始逐渐采用股权激励的手段作为长期的一种激励机制在管理层进行了应用。本文通过选取J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政策前后的企业业绩的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能够更清楚了解企业的业绩变化,使得今后企业能够更加完善其综合分析体系,同时对国内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案例的相关研究能够得以补充。通过对J公司案例进行研究,能够对医药行业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特殊性加以分析和关注,同时可以避免该行业企业在实施相关方案时重蹈覆辙,能够使其他公司更加全面的关注行业实施特殊方面。以J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股权激励相关发展历程以及其理论基础进行总体概述,同时归纳整理了关于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影响因素和评价实施效果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同时结合J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的财务数据及管理相关的非财务数据,通过平衡计分卡视角下的四个维度分别选取其关键评价因素,构建整体评价分析系统,通过系统性方法对J公司业绩能够得到全面定量的分析结果,同时对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整体结果进行评价。针对J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这一案例对医药行业设计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提出合理建议。本文通过根据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特点,针对性的选取能够代表医药行业独特性的指标建立该行业公司评价体系,根据该行业内公司在市场中的战略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并针对性的选取可量化的指标进行体系构建,对在该行业内的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的公司绩效进行更准确的评价。同时结合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外部影响,对J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中不合理之处及其方案实施的失效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上述问题对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合理评价体系的建设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