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选秀节目让“粉丝”成为一个街知巷闻的新名词,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2010年微博这一新媒体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让“粉丝”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网络粉丝群体”尤其以时下处于发展期的“微博粉丝”为研究对象,从粉丝发展的历程、网络粉丝群体的特性、网络粉丝群体的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运用文献整理法、民族志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来辅助研究,力求得出有效的研究结论。论文首先介绍了粉丝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的技术特性对网络粉丝进行了定义。接着重点描述了微博粉丝的特点,为下文做好铺垫。最后从粉丝经济是网络粉丝崛起的强大推手、后现代大众文化是网络粉丝崛起的温床、心理需要是网络粉丝群体崛起的内在因素、技术的发展是网络粉丝崛起的助推器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粉丝崛起的原因。第二章笔者从粉丝狂热的对象,粉丝的行动能力以及粉丝的权利等级这三个角度对网络粉丝进行了分类。然后从粉丝狂热对象这一角度切入,具体分为偶像明星,政治名人以及其他事物三类。运用传播学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了“粉丝”群体在网络上的种种表现。本章还探讨了微博粉丝与传统粉丝的区别,指出微博的出现瓦解了传统媒体的霸权地位,形成了新的人际传播方式。在微博平台上,粉丝和明星拥有了平等的机会,明星接近粉丝,粉丝也能成为明星。最后,得出网络粉丝群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当领导人拥有像明星一样的追随者时,表明我国的政治开明性达到一定程度,民主政治正在发展。另外粉丝的潜在商业价值已经不言而喻,而且微博营销正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市场,许多商家和企业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在文化价值方面,网络上粉丝与明星的互动以及粉丝之间的互动狂欢,让大家在虚拟世界找到了现实感情的发泄口,有利于缓解情绪,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增强凝聚力,团结一致往共同目标迈进。当然粉丝爱好的即时性也让这群体存在不安定因素,影响着明星的火红程度。总之,笔者希望通过这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网络粉丝群体进行一次系统的、全方位的分析,以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用的启示。同时也为繁荣网络经济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出一些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