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的油藏中,由于油层纵向或平面上的非均质性,水驱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入水的突进和指进现象,造成注入井周围不同方向的生产井受效不均匀,以及油层内部主流线和非主流线上对原油驱替的不均匀。聚合物等化学驱、化学剂调剖、调驱等技术可以大幅改善水驱效果,但仍然受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这些方法应用后仍有大量剩余油在油层内呈不均匀状态分布,即定黏度的驱油剂与非均质的油层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本文即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方法,即在水驱、聚合物等化学剂驱油、调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能够与油层非均质、压力梯度分布不均匀相适应的各种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不但能够使中高渗透油藏,而且能够使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有较大的提高。论文解释了变渗流阻力体系驱油方法能够提高局部压力梯度进而提高采收率的原理,设计了3种不同的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并通过不同实验手段验证了其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为找出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与油层之间的适应关系,以聚合物为代表驱油剂,进行了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与大庆油田一类油层匹配关系的室内实验。论文首次采用恒速和恒压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将恒速注入计算出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与恒压实验中得出的注入速度三个参数相结合,制定了驱油剂与油层注入界限的判定标准,总结了相互的匹配关系,并给出了配伍关系图版,为变渗流阻力体系驱油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在研制的可视化平面非均质填砂模型上进行了可直接观察的驱油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恒定渗流阻力的体系,黏度连续降低的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可以获得更大的波及面积。在微观玻璃蚀刻模型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的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证明了变渗流阻力方案可以获得更大的波及体积,进而提高水驱或聚驱后的采收率。在渗透率分别为100、300、500、700、900和1100×10-3μm2并联的6支人造岩心上,进行了聚合物交替变渗流阻力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实验。通过对比不同交替方式和交替周期方案的分流率、采收率、含水率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考察适合该非均质情况的交替变渗流阻力注入方式。研究发现,交替注入能够增加低渗层吸液量,调整吸液剖面,有效抑制注聚合物过程中剖面返转现象,从而改善非均质油层驱油效果,但交替周期存在一个最佳界限,就实验模拟的非均质油层而言,交替周期在0.2PV时可获得最佳驱油效果。对于交替注入的先后顺序,发现高浓高分聚合物在前的方式好于低分或低浓在前的方式,进而优选出了最佳聚合物交替变渗流阻力注入方式。考虑到泡沫体系较好的流度控制和改变渗流阻力的作用,同时兼顾二元体系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采用人造三层非均质岩心对比了一种泡沫和二元体系交替注入变渗流阻力体系不同交替方式的驱油效果,进而优选了这种泡沫和二元体系交替注入的最佳注入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观玻璃蚀刻模型的驱油实验,通过采集不同变渗流阻力驱油体系在孔隙模型中的渗流过程图像,对比了聚合物、聚合物与空气交替和二元与泡沫交替的驱油效果,发现聚合物空气交替和二元与泡沫交替注入相对于单一聚合物驱均能够提高化学驱阶段采收率,并大幅度降低聚驱阶段聚合物用量。分析了二元与泡沫交替孔隙中渗流过程,认为空气与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与泡沫交替注入都使聚合物注入渗流阻力发生变化,起到了更好的流度控制作用。但由于二元复合体系与泡沫交替在驱替过程中起到调驱作用的同时,又起到洗油的作用,驱油效果好于聚合物空气体系。按照优选的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在模拟大庆油田一类油层油藏条件下,采用人造三层非均质岩心,对比了聚合物黏度连续降低、聚合物交替、二元与泡沫交替及三元复合驱等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黏度连续降低的方案化学驱采收率最高,证明黏度连续降低变渗流阻力体系在一类油层适用,并且经济上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