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世界充满了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矛盾冲突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人类的矛盾冲突产生于人们在利益需求和对世界的理解两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因此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既能引发对立、仇恨和战争,也能转化为创造新世界的能量。而对话正是当今世界一把化解矛盾冲突的钥匙。通过对话,人们可以分享并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对意义的理解,实现“视域的融合”,从而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审视社会、他人和自己,发现不同利益和理解共生共存的更好的方式和途径。 但是,并不是任何所谓的对话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有对话的愿望,却缺乏对话的能力。要想通过对话使矛盾转化为创造世界的能量,必须培养人们的对话力(包括对话意识、对话精神、对话道德、对话技能等等)。为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学校应该把培养对话力写入教育目标之中,并将对话作为教与学的方法以及整个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和基本原则,使对话的文化在学校中形成,从而使学生能作为一个公民在对话的文化中成长。 本论文以笔者对日本社会科(Social Studies)教学实践的长期研究以及笔者本人与基层教师(中小学教师)共同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借鉴哲学社会科学关于对话以及对话教学的理论、公民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阐述在公民教育中开展对话教学的意义以及实施对话教学的具体策略。 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从分析对话的各种定义开始,对有关对话和对话教学的各种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笔者关于对话及对话教学的界定。 第二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对话教学的意义。第一,对话作为目标的意义,即将对话力的形成作为公民教育培养目标(即公民课程的目标)的意义;第二,对话作为方法的意义,即对话作为学生建构社会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方法,即作为公民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意义;第三,对话作为价值之意义,即将对话如同民主、公正那样作为学校教育所追求的普遍价值、基本原则,在学校中形成对话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