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关系的实证分析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居民幸福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提出要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要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要将经济发展和居民幸福问题两手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辽宁省作为东北三省中的第一个省份,从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经济发展一直往上涨,人均GDP水平相比全国水平一直较高,在国家GDP比重中占据比例较大,但是近五年以来,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缓慢,趋于平稳,且在国家GDP比重中占例也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辽宁省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且作为全国第一个社会保障试点示范省份,辽宁省的社会保障体系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仍然在就业、收入、健康和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改进,在居民幸福和经济发展问题上不能达到共同提升,明显促进的程度,存在较多困难。因此,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其他研究学者对经济发展和居民幸福的研究成果,在参考相关报告并结合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的现状,拟建了具有辽宁省特色的经济发展和居民幸福的指标体系,选取1997年到2013年间的数据,用以研究辽宁省经济发展和居民幸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得分法得出居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趋势图,分析居民幸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将居民幸福综合得分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幸福综合得分进行比较,以1978年到2013年的辽宁省的GDP为代表与全国GDP进行比较分析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单位根检验以及协整关系检验法对居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二级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有:在经济发展中,辽宁省经济的增长与经济整体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是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效率却并没有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样的步伐,说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效率需要调整和改善,促进经济发展。在居民幸福中,辽宁省的民生基础与居民幸福趋势保持一致,而居住交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保持一致,说明这三方面需要改善和提升。并有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幸福都能够整体促进对方的提升。根据文章研究结论,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效率、居住交通、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五方面提出改善和改进建议,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与居民幸福的共同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IT外包是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现代信息服务模式,其实质是在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实现知识的转移。IT外包并不是单一方的单向活动,发包方和接包方共同参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