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汇系统源、渠、汇三单元的搬运通道是连接三单元的重要纽带。本论文通过开展古今两方面源-汇系统内部搬运通道定性-定量化研究,明确并精细刻画了三单元搬运通道的主要特征,并建立了三单元搬运通道相关参数对沉积体定量化预测的方法,对后续定量化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选取的现代源-汇系统,一方面从类型、规模两方面探讨现代源-汇系统搬运通道的特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震资料,通过物源通道识别,地震相、地震属性分析、沉积模式分析等综合研究,精细刻画古代源-汇系统三单元的搬运通道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源-汇系统三单元搬运通道相关参数对沉积体定量预测的方法。论文成果如下:1)对于现代源-汇系统搬运通道,以中国第一阶梯为主要研究区,分析表明三单元搬运通道特征不同:(1)物源区搬运通道主要为辐合状和平行状,前者水道宽度较大,为几十到几百米;后者宽度较小,宽度仅为几十米左右。(2)搬运区搬运通道主要包括干流状、平行状或羽状,规模上分为长距离、短距离两种类型,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主水道、弯曲系数、支流等方面;且“最长水道”与弯曲系数、河网发育系数、支流长度三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3)沉积区搬运通道大部分表现为树枝状,发育规模不等。2)对于古代源-汇系统搬运通道,BZ12构造区地震资料分析表明:(1)在物源区,下切谷、河道构成主要搬运通道;(2)在搬运区,古沟谷、断槽、构造转换带是最主要的三种物源通道;(3)在沉积区,搬运通道特点包括四个方面:主水道前积反射倾角最大、搬运距离最远、沉积厚度最大、垂向丘形反射。3)基于现代地质所统计的搬运通道相关参数,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中国第一阶梯源-汇系统沉积区扇体面积与三单元中“物源区面积”、“最长水道”、“入湖口水道宽度”的数量关系,证实了大部分扇体面积统计值和预测值相吻合。阿牙克库木湖、青海湖、伊塞克湖和洱海的实例分析进一步解释了预测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