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铁肥对土壤镉钝化及玉米吸收镉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问题正威胁着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发区域条件下降低土壤中重金属Cd生物有效性的技术,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d污染(10 mg/kg)的棕壤为供试土壤,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两种不同形态螯合铁肥EDTANA2Fe和EDDHAFe(施加量分别为30、60、120和180 kg/ha)对土壤Cd赋存形态、玉米生长发育及不同器官(根、茎、叶、籽粒)Cd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Cd、有效Fe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螯合铁肥抑制土壤中Cd活性的机理,为Cd污染农田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与未施加改良剂相比,120 kg/ha EDTANa2Fe和120、180 kg/ha EDDHAFe处理分别使土壤pH显著提高了0.17、0.15和0.28个单位;120 kg/ha EDTANa2Fe和60、120、180 kg/ha EDDHAFe处理分别使土壤CEC分别显著增加了10.71%、11.90%、14.29%和11.31%;施加两种形态的螯合铁肥均使土壤中有效Cd含量下降,降低幅度为9.60%28.64%;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均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2)与未施加改良剂相比,120 kg/ha EDTANa2Fe和EDDHAFe处理分别使土壤酸可溶态Cd含量下降了18.65%和19.86%,残渣态Cd含量升高了89.12%和96.01%,其中120 kg/ha EDDHAFe处理降低土壤中Cd活性效果最为显著。(3)与未施加改良剂相比,120 kg/ha EDTANa2Fe和60、120、180 kg/ha EDDHAFe处理分别使籽粒中Fe浓度提高了34.86%、36.88%、41.46%和44.05%,使籽粒中Cd含量降低了39.82%、42.67%、48.41%和35.08%;籽粒中Fe浓度与Cd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4)与未施加改良剂相比,120 kg/ha EDTANa2Fe处理对玉米产量增幅最大,为30.45%;60、120 kg/ha EDDHAFe处理分别使玉米总根长提高了39.72%、48.68%,总根表面积增加19.95%和22.98%。综上所述,在Cd污染土壤中种植玉米,单施120 kg/ha EDDHAFe不仅使土壤中酸可溶态Cd含量降至最低,在提高土壤中有效Fe含量的同时,还可有效增加玉米籽粒中Fe的吸收量,且最大幅度降低Cd吸收量,一定程度增加玉米产量,在有效降低Cd在土壤-农作物系统内的富集、转运、保证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方面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一次性手术治疗肛腺炎、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新法组:对肛腺炎及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常规肛门局部麻醉,先找到在肛管处的肛腺内口,切开肛管内口至脓腔口的皮肤,发现
目的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PROPELLER)在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7年3月应用PROPELLER技术对颅脑磁共振检查的50例,分别对42例常规T2WI上出现的运动伪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组84例,剖腹手术组29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手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对于建筑的绿色性也提出相关要求。而农村住宅的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问题一直是我国绿色建筑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人们对于绿色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研究是从200株稀有放线菌中检测线型染色体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检测到大多数稀有放线菌的染色体为线型染色体,同时在稀有放线菌中检测到7个环
本文在对推荐书目与图书馆阅读推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针对信息时代,推荐书目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开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