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防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不仅不能预防感染,反而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且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它危害。脊柱手术由于其大多含有人工植入物,且一旦造成感染或造成骨髓炎、多次手术等严重后果,因此脊柱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期对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规范。但目前关于脊柱手术方面用药合理性评价的研究较少,仍然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之后的脊柱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的用药情况,以反映用药合理性的变化,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的行政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尝试提出建议,以促进进一步规范用药。资料与方法利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了解脊柱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数据保存情况和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本研究所用数据分为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抗菌药物用药、术后情况及相关经济指标,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信息科提供的2011年1-3月、2014年1-3月骨科手术病例数据库。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1.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对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之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有所改善,综合评价合理率有所提升。其中品种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方面有显著改善,合理率高于90%。首次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也分别由干预前的6.61%、2.67%提升至50.93%、49.8%。同时经过干预,医院感染情况并未受到不良影响,且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面均发生正向改变。2.整治活动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性仍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抗菌药物临床整治活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虽然有所改善,但干预后的综合评价合理率仅为18.69%,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综合合理率偏低主要受到首次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偏低的影响,这是因为95%以上的脊柱手术具有人工植入物,而在有植入物的脊柱手术中存在首次用药时机距离手术开始时间过近、用药疗程过长的问题。而在无植入物的脊柱手术中用药合理性除受到上述两问题影响外,还受到无指征用药率偏高的影响。3.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的建议需进一步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行政、药师干预等措施的力度,以增强临床医生认知,逐渐改变用药习惯。同时,也应完善法律来保护医务工作者,改变医生为避免医疗纠纷而依赖抗菌药物的情况。除此之外,我国针对抗菌药物的管理较晚,指南、管理办法中对不同手术、不同人群的规定还不够详细。建议针对如何合理用药进行进一步研究,不断提高用药规范的严谨性,更科学的对临床用药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