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距腓前韧带损伤与距骨滑车软骨T2值的关系,为预防继发性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患者42例行踝关节MR检查,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1-51岁,平均36.9岁。2、MR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采用GE-Signa3.0T MR进行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FSE-T1WI)、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FS-FSE-T2WI)、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FS-FSE-PDWI)及T2mapping。将T2mapping原始图像传送至GE-ADW4.3工作站重建生成T2mapping伪彩图,调节阈值使得正常距骨滑车软骨呈现较均匀的蓝色色阶,关节积液为灰色色阶,软骨出现损伤时呈现绿色-黄色色阶。3、图像评价方法:在横断面FS-FSE-T2WI、FS-FSE-PDWI上对距腓前韧带的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按下列标准进行分级: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将距骨滑车软骨分为前外侧部、外侧中心部、后外侧部、前内侧部、内侧中心部及后内侧部,在距骨滑车软骨外侧三个连续层面图像上分别测量前外侧部、外侧中心部、后外侧部的T2值,并计算各部位三个层面测量后的T2平均值,在距骨滑车软骨内侧三个连续层面图像上分别测量前内侧部、内侧中心部、后内侧部的T2值,并计算各部位三个层面测量后的T2平均值,将所有六个部位的T2平均值总和除以6,获取距骨滑车软骨的平均T2值。4、观察指标:(1)FS-FSE-T2WI、FS-FSE-PDWI上显示距腓前韧带损伤例数及程度;(2)距骨滑车软骨的平均T2值;(3)距骨滑车软骨六个不同部位的T2平均值。5、统计学分析(1)对距腓前韧带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三组间的距骨滑车软骨平均T2值及距骨滑车软骨同一部位T2平均值的差异性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2)对距腓前韧带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两两组间距骨滑车软骨平均T2值及距骨滑车软骨同一部位T2平均值的差异性分析,采用Tukey-Kramer检验。结果:1、42例中MRI显示正常距腓前韧带19例,距腓前韧带部分撕裂17例,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6例。2、(1)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三组距骨滑车软骨的平均T2值分别为39.247±1.950ms、42.584±1.427ms、45.234±1.921ms,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三组距骨滑车软骨前内侧部的T2平均值分别为37.661±1.967ms、40.876±2.716ms、41.855±1.103ms,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三组距骨滑车软骨前外侧部的T2平均值分别为35.516±2.233ms、38.328±2.366ms、42.400±2.678ms,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三组距骨滑车软骨外侧中心部的T2平均值分别为38.579±2.306ms、40.977±1.336ms、46.265±4.805ms,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1)正常、部分撕裂两组距骨滑车软骨平均T2值分别为39.247±1.950ms、42.584±1.427m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完全撕裂两组距骨滑车软骨平均T2值分别为39.247±1.950ms、45.234±1.921m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两组距骨滑车软骨平均T2值分别为42.584±1.427ms、45.234±1.921m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组距骨滑车软骨的前内侧部T2平均值均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组的前外侧部T2平均值均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完全撕裂组的外侧中心部T2平均值分别与正常、部分撕裂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两组之间的前内侧部、前外侧部T2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部分撕裂两组之间的外侧中心部T2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距腓前韧带损伤程度的加重,距骨滑车软骨的T2值升高,且以前内侧部、前外侧部、外侧中心部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