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对逐步加重的环境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环境治理政策,除了依靠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之外,还必须进行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创新。而环境资源产权手段的进入和环境产权制度的建立则可以为我们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另辟蹊径,它可以作为我国现行环境治理手段的有效补充,从而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立足于环境是一种容量资源,将产权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引入环境资源领域,采用一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集中阐释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并在总结国内外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内容。本文的选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产权制度理论以及充实环境经济学理论;二是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环境治理手段的改进提供指导。本文共10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论。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背景进行说明,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日益关注,用经济手段进行污染控制引起了重视。其中通过建立环境资源产权来进行环境治理不失为现有环境治理手段的有效补充。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的。导论部分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的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本文主要的术语界定。第2章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三个理论基础:产权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环境资源特性、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安排与变迁的一个内在基本逻辑。第3章到第5章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其中,第3章讨论的是基于与环境权比较的环境资源产权。分别讨论了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产生、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涵义、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性质、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主体和客体、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做了一个简要的比较。第4章讨论的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首先释义了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然后主要讨论了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并具体分析了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的具体内容。第5章讨论的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功能。主要讨论了环境资源产权和产权制度的四个重要功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和优化配置、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治理技术创新、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收入合理分配。第6章和第7章是对我国和国外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第6章是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实践改革的讨论。首先描述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演变历程,归纳了我国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指出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和主要缺陷。然后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经验研究,包括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的简要描述、通过案例来分析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的作用和局限以及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的经验教训总结。第7章以美国为例讨论了国外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实践和启示。首先描述了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背景条件,其次讨论了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表现方式,然后分析了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典型案例,最后得出了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主要启示。第8章和第9章是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构建的主要内容。第8张主要讨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即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四个制约因素,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目标与功能。第9章首先讨论了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包括我国的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和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其次是给出了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两种可行模式,分别是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构建森林环境资源产权补偿制度。第10章是对本文研究的一个简单总结,并就本文下一阶段的研究提出参考性意见。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尝试着将产权理论运用于环境资源领域,详细探讨了环境资源产权的产生、环境资源产权的涵义和性质、环境资源产权的主客体、环境资源产权的内容,并在以上方面与环境权做了一个较明确的区分。(2)对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做了理论上的阐释。其中主要体现在对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理论探讨。在对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基本内涵做了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释了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几个主要功能。(3)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基本思路。本文认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构建要在坚持效率、公平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有效地减弱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制约因素,构建一个包括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的基本制度框架。(4)结合我国国情,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两种可行模式。一种可行模式是构建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另一种模式是构建环境资源收益权实现制度——森林环境资源产权补偿制度。由于本人的知识积淀、理论素养和研究范式的局限,本文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由于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其涵盖内容众多,同时由于环境资源外部性强,使得环境资源的产权边界模糊,产权内容难以有效界定。因此,将产权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应用于环境资源领域的研究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使得本文对环境资源产权的理论概括还不全面,对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广度和深度不够,特别是体现在环境资源产权如何有效界定、配置和交易上,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方法和思路。(2)对我国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试点改革和国外环境资源产权实践分析不够充分,特别是没有最新的数据和案例,这使本文的分析和得出的经验启示缺乏更好的支撑。除此之外,缺乏定量分析也是本文的一个缺陷。
其他文献
随着公司治理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引入财务激励机制,这为公司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财务部门作为公司治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考虑财务
解决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发动机技术研究的重点,而可变压缩比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技术之一。主要介绍了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技术的概念、研发进展、
近几年三维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成为了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热门领域,三维模型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广,包括医学、影视、游戏及VR(Virtual Reality)和AR(Augmented R
前几天,22年前的那班学生相约在广州聚会,我刚好在那儿出差,就欣然赴约了。当我来到聚会的酒店时,眼前的情景让我大为感动——同学们排成两队,穿着整齐的班服欢迎我!他们每个
介绍紧密纺是环锭细纱机技术的一大突破,紧密纺(集聚纺)通过在须条加捻前增加吸风装置,负压使松散的纤维集聚在一条直线,消除了传统纺纱机上的加捻三角区,使纤维在平行、紧密
目的:探讨PET/CT双时相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7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注射18F-FDG后45min(早期) PET/CT全身图像及2h(晚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纯钼板坯在变形温度分别为1060、1140、1220和1300℃,应变速率为0. 01 s-1,真应变分别为0. 2和0. 3的条件下进行双道次热压缩
<正>浮力是教材的重点,中考必考内容之一,同时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但又因为内容抽象,题型复杂,因此又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样常常会发生在本内容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3(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33,USP33)是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通过对底物蛋白的去泛素化阻止蛋白酶体降解,
企业作为一种从事团队生产的经济组织,其治理结构体现出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合理的企业中,委托者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尤其是内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