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性真实”论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论中的“诗性真实”为研究对象,从产生背景、内涵层面、发展影响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力图将“诗性真实”这个对浪漫主义来说意义重大的理论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究。本文共分三大部分来展开研究。第一章分析了“诗性真实”理论产生的背景。为了能够将背景介绍清楚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性真实”的内涵,这一章从时代背景、对实证主义的反驳和文学求真向内转这三个部分分别论述,体现在三个小节里。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诗性真实”理论的内涵层面,从情感、超感官世界与想象力、经验与整体和诗与诗人的关系这四个层面来证明浪漫主义诗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第四章,把“诗性真实”理论放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研究了它对象征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之后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理论反思,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负面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诗性真实”理论的意义涵容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把它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诗论,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及研究它的价值和意义。以上就是这篇论文的大体框架,本人将在正文中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在东方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在西方却遭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来自于政治、军事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文化思潮的更替,作为意识形态的伙
刘震云对中国乡村的书写始终贯穿他创作全过程。本文按照刘震云乡村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采用文本细读、理论分析、对比论证等方法,从整体上分析刘震云的乡村小说。第一章对刘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服务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当前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竞争焦点。本文从用户信息的整合和用户教育与培训
隐逸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存在于古代士人的生命意识之中。文人画作为古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艺术作品,和诗文词赋一样承载着士人丰富的思想观念,士人
本文分五章: 引论,从哲学层面阐述西方空间观念的演变与认识,梳理出人们对空间认识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启示,全文以此为论述的前提; 第一章,在参照电影发展历史前提下,梳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