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自古灾害多发,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迅猛,经济、人口要素更加聚集,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随全球环境变化,城市安全建设迫在眉睫。为适应当前城市安全建设,我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增补法律法规体系、优化防灾减灾机制、整合部门职能、推进防灾建设。但现阶段,我国安全建设基础与上层规划存在不适应现象,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所需要的风险防范能力存在差距。因此,优化城市空间安全格局、完善空间安全要素体系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古灾害多发,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迅猛,经济、人口要素更加聚集,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随全球环境变化,城市安全建设迫在眉睫。为适应当前城市安全建设,我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增补法律法规体系、优化防灾减灾机制、整合部门职能、推进防灾建设。但现阶段,我国安全建设基础与上层规划存在不适应现象,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所需要的风险防范能力存在差距。因此,优化城市空间安全格局、完善空间安全要素体系作为城市安全建设中重要环节是当下我国城市建设中重点所在,也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载体,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对于公共空间避难场所的研究,在类型上多集中于城市绿地,在研究主体上多偏向于应急避难场所自身设计。广场作为城市建设备用地,具有可开发性强、应急转换便捷、开放性优越等优势,是应急避难所理想的建设环境。研究发现,高密度城市广场周边环境要素复杂,开放空间少,人口变化大,服务边界不清晰,难以估算避难人数、提供相应的应急保障、保证应急效力。因此,对于高密度建成区广场的应急属性而言,主要矛盾在其周边城区。基于广场及周边城区特点,划定避难服务区、评估应急效力、制定应急指标是广场应急职能有效实现的保证。本文对比了各类服务区构建方法,梳理了广场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空间和人口特点,通过GIS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广场避难场所500m步行疏散服务范围,通过模糊方法计算了服务区内避难需求及其分布特点,在广场避难场所容纳量基本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仿真手段对疏散中行人流状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海珠广场周边服务区内90%受灾群众可以在400s内完成疏散,但存在较多拥堵路段,疏散过程中有较大风险。对疏散仿真实验中出现拥堵的典型场景进行分析,认为道路环境、建筑布局、空间要素等因素会影响行人疏散,增加拥堵风险。对各要素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不同人流量条件下的对比实验,发现道路形态、建筑转角、道路障碍物等会对行人疏散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从而从道路形态、建筑环境、空间要素以及应急预备四个方面提出了高密度城区步行疏散空间设计及改进策略,以期为城市空间建设、优化及更新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窗是建筑的基本元素,它的重要性在于打破围合,建立开口,让建筑内外产生关系。窗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有调节光、风、热、景等实用功能,又能构筑建筑造型和营造空间氛围,还主动回应地方风土气候、社会习俗、文化礼仪等。然而由于工业化生产中对标准和效率的追求,窗成为产品化率最高的建筑部件,逐渐去差异化、去手工化和去“人”化,原本诸多丰富的意义和设计妙想逐渐消解。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窗的讨论,重新挖掘窗的设计价值。
在过往对历史民居的研究中,往往集中于对传统类型的挖掘,对其近现代转型过程涉猎较少,民国时期作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短暂却突变的重要时期,对包括居住建筑在内的城市空间影响深远,产生了集合住宅这一新建筑类型。集合住宅作为民国时期产生的居住建筑的新类型,有其形态类型的独特价值,对其形态类型特征的解析,一方面能反映住宅发展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能作为切入民国时期城市发展进程的窗口。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广州集合住宅为
<正>Mayer-Rokitanskyl-Kuster-Hauser (MRKH)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出生女婴中约为1/4 500~1/5 000,她们的染色体核型为46,XX,卵巢功能和第二性征发育正常,是由于胚胎时期苗勒氏管发育异常导致的阴道和(或)子宫缺失或闭锁而导致的缺陷,成年后需要进行阴道重建以完成性生活和性角色的转换。阴道重建的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虽然非手术治疗是美国妇产科学会(A
规划是一个“调查-分析-规划”的过程,调查是规划决策的基础。调查分类作为调查的基本工具,决定了调查结果的科学性,进而影响规划决策的合理性。对于湿地保护规划而言,湿地调查分类是界定湿地保护对象的基础工具。然而,由于我国湿地“二调”与国土“三调”分别采用不同的湿地调查分类标准,造成了两次调查湿地统计结果的巨大差异。如何确立“湿地”这个类别的总量作为湿地保护规划的基线,是实践中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湿地保
大都市边缘区是城乡要素矛盾、城乡土地利用、土地投机行为最为剧烈的地区。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下,城市不断向乡村扩张,城乡交界地带形成“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城镇空间。大都市边缘城镇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城市发展对土地空间的需求和区位价值提升对农地保护的压力。早期快速城市化中大都市边缘城镇形成了破碎、低效利用的空间格局,加之大部分的土地把握在村集体的手中,与空间管理主体的分离成为镇域土地
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整合趋势,以及城市水管理理念与技术的迭代,越发强化城市水环境要素的角色定位,城水关系的良好范型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焦点。广佛作为河网地区快速城镇化的典例,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等水环境问题频发,并且水环境要素尚未充分发挥在城市社会经济领域的正外部性。由于缺乏可计量、可控制、可推广的城水关系评价,城水关系演化难以得到有效引导,以往相关的定量研究,通常只单独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数量、校内人群也与日俱增。我国有不少高校已经或即将建于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的地貌之上,形成坡地校园。校园空间中的坡地特征对于校内使用者而言有利亦有弊,而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线性交通空间的竖向设计是平衡矛盾的关键。目前针对校园线性交通空间竖向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对校园线性交通空间竖向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具有坡地校园鲜明特征的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岭南文化,是岭南先民在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适应水患频发的自然环境,并与之产生紧密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一体化文化生态系统。然而长期以来,有关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过分关注对聚落物质空间的保护,而对聚落外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必要的关注。而在珠江三角洲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和国家大力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政策背景
21世纪是人类文明空前繁荣、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是城市历史遗产遭受“空前重视与空前破坏”的时期。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城市历史地段与老旧城区摆脱衰败和走向复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延续城市记忆,越发成为当下更新类型城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相比新区规划与建设,历史地段或老旧城区具有价值更加丰富的城市遗产、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从城市历史景观(
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发展目标的载体和管制实施的工具,在规划实践中具有多重属性,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认识和定义。用途和功能就是从两个不同维度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认知的结果,用途指向土地上发生的可观察的客观活动,而功能是土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应,属于分析和识别判断的范畴;中心服务是特定地理中心集聚以维持城市运转所需的机构为中心载体、向周边形成服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