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极端收益和极端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中美市场比较分析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者情绪理论作为行为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1991年由Lee。Shleifer和Thaler正式提出“投资者情绪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封闭式基金之谜,而后随着国内外学者在投资者情绪理论上研究的深入及不断完善,使得该理论成为现今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  股票市场的极端表现往往能够刺激证券投资者的心理感受,但目前研究很少考虑到这一点,同时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证券运行机制存在一定差异,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关系的表现是否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中美股市对比分析为基础,研究极端收益和极端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两个不同市场的表现差异及原因。本文首先回顾了投资者情绪理论,分别选取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数据,区分极端与非极端情况后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极端收益和极端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1)中国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新兴市场特征,而美国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成熟市场特征,即前者更加风险寻求,其风险收益关系明显大于后者。  (2)中美两国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十分不同:中国市场上,极端正收益和极端负收益对投资者情绪均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而非极端收益对投资者情绪的解释作用不大;美国市场非极端负收益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3)中美两国股市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也不同。中国市场,当投资者情绪本来就处于乐观状态时,股市的任何波动都能够对其产生影响,极端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而美国股市波动对投资者情绪并没有解释作用,说明美国市场投资者并不会因为风险越大而越萌生投机热情。  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得到相关启示,并指出了以后关于投资者情绪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改进、投资者情绪指标间隔的改进以及对控制变量的调整上等。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地区、不同产业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并日趋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和组团式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因此城市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
本文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以外资进入中国零售市场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了外资进入对中国零售产业组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外资进入给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通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