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我国缺血性中风和TIA的主要病因,症状性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指发生过TIA和脑梗死并经过检查确定的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复发性TIA和缺血性中风的高危因素,是二级预防的重点。即便有最佳的药物治疗,症状性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的年卒中复发率仍高达10%~24%,脑血运重建治疗(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及血管吻合术)已成为重要的二级预防手段。缺血性卒中具有不同的致病机制,脑血运重建术应对于低灌注所致的缺血行卒中具有改善脑血流灌注的治疗意义,而对于缺血性卒中的其它致病机制如动脉到动脉栓塞、穿支血管闭塞等,治疗意义可能不大。目前,脑血运重建术的手术适应症仅从与症状相关的血管狭窄率角度考虑,尚不完善,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应该成为术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脑血运重建术与强化内科治疗对于预防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复发性卒中哪个具有更优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争议,脑血运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术前评估仍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Xenon-CT对症状性前循环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患者行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并通过术后随访,做出临床疗效评价,分析术前 Xenon-CT对术前评估的意义,评估以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灌注情况相结合作为适应症选取标准的血运重建术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手术前后中医阴阳类证的分布规律,为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患者脑血运重建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证候学依据。 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经DSA证实明确症状性前循环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狭窄程度>50%),已行脑血运重建术并具有手术前后完整Xenon-CT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Xenon-CT检查结果,对脑血运重建术做出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疗效评价,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症状,对脑血运重建术做出短期临床疗效评价,综合分析以血管狭窄程度及脑灌注情况相结合作为适应症选取标准的血运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Xenon-CT检查对术前评估的意义,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中医阴阳类证证候的变化,为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证候学依据。 结果: 1.术前评估:符合入选标准的15例症状性前循环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患者术前Xenon-CT检查发现靶血管远端供血区局部血流量正常者3例,异常者12例,两者间平均 rCBF值差异有显著统学意义(P<0.001),血管狭窄程度与远端血流动力学障碍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管狭窄率与术前mRS评分无相关性(P>0.05),而术前靶血管供血区远端 rCBF值与术前 mRS评分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s=-0.549,P<0.05)。术前中医阴阳类证辨证分型与血管狭窄程度及靶血管血流灌注正常与否无相关性(P>0.05),术前中医阴阳类辨证分型以阴类证为主(80%)。 2.脑血运重建术后评估:术前 Xenon-CT异常者(12例)术后靶血管远端 rCBF值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而术前Xenon-CT正常者(3例)术后靶血管远端rCBF值与术前相比增加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术后 m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靶血管远端rCBF值与术后mRS评分呈显著的中强程度负相关(Rs=-0.678, P<0.01)。 3.术后分层评估:对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层评估显示,在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6例患者中,术前 Xenon-CT异常者术后靶血管远端 rCBF值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术前 Xenon-CT正常者术后靶血管远端 rCBF值较术前增加不明显(P>0.05)。在行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的4例患者中,无论术前Xenon-CT正常与否,术后靶血管远端rCBF值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在行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成形术的4例患者中,无论术前Xenon-CT正常与否,术后靶血管远端rCBF值较术前均无明显增加(P>0.05)。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1例患者术前Xenon-CT提示靶血管远端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术后靶血管远端rCBF值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 4.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评估:15例患者中,3例术前为阳类证的患者术后转变为阴类证,其余12例术前为阴类证的患者脑血运重建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较术前无变化,术后中医阴阳类证的分布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类证所占比例更高(93.3%)。 结论: 1.血流动力学障碍是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及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的重要致病机制,而血管狭窄程度与远端灌注情况无明显相关,不能仅凭血管狭窄程度推测其远端血流灌注情况,Xenon-CT对靶血管远端脑血流灌注情况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脑血运重建术可以改善术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前循环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患者靶血管远端局部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症状,较无血流动力学的患者可能受益更多,因此,从术前评估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存在靶血管远端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可能更具有脑血运重建术指征,这一结论还需要在增加样本含量的基础上加以证实。 3.Xenon-CT可对前循环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脑血运重建术前的脑灌注情况进行评价,筛选出前循环靶血管远端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还可对脑血运重建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评价,测定治疗后脑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4.症状性前循环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脑血运重建术前后均以阴类证多见,手术前后阴阳类证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表明在围手术期及术后短期阶段,阴阳证候为一相对恒定的稳定状态,这一证候特征可能与患者的体质特征相关,提示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脑血运重建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可参考益气温阳、破瘀涤痰等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