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立方硅粉,六方氮化硼粉,石墨,硼粉,金属锆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分两种工艺制备了Si-B-C-N-Zr粉末。分析了Zr粉和B粉含量,以及球磨工艺对粉末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Si-B-C-N-Zr块状陶瓷,并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Zr,B含量以及球磨工艺对陶瓷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获得的Si-B-C-N-Zr陶瓷进行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Zr,B含量情况下Si-B-C-N-Zr陶瓷的氧化行为并分析了其氧化机制。研究表明,原料粉末经高能球磨后实现了非晶化,随Zr,B含量的增加,粉末非晶度降低。其中,将Zr粉和B粉球磨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球磨,或将所有原料在开始就一起球磨对获得的粉末的形貌,粒度,化学键并无明显影响。所有粉末粒度均小于1μm,但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团聚,团聚体尺寸为几十个微米。随Zr,B含量的增加,粉末中值粒径稍微增大。粉末含有Si-C,B-N,B-N-C,C-C,Zr-B,Zr-O化学键。烧结温度从1800℃提高到1900℃对陶瓷的致密度影响不大,但可以稍微提高陶瓷的力学性能;当提高到2000℃时,可以显著的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但同时材料中氧化物杂质增多。烧结温度的改变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无明显影响。不同温度热压烧结后陶瓷的含有SiC,BN(C),ZrB2,ZrN,和少量ZrOx或ZrO2相。Zr,B的含量,以及不同球磨工艺对热压烧结后陶瓷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无明显影响。Zr,B的含量对陶瓷的力学性能影响比较复杂,Zr,B的含量增加可以提高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但弹性模量降低。Si-B-C-N-Zr陶瓷断裂韧性均较差,在3MPa·m1/2左右。采用不同球磨工艺制备的粉末在热压烧结以后陶瓷的力学性能接近。Si-B-C-N-Zr陶瓷在1100℃,1200℃,1300℃氧化1h后,材料的表面物相相同,主要为ZrSiO4,有少量的ZrO2和SiO2。不同温度氧化以后形貌和截面形貌存在巨大差别,在1100℃和1300℃氧化以后材料表面有液相保护层存在,无空洞出现,1200℃氧化后材料表面有明显的空洞。Si-B-C-N-Zr陶瓷在1200℃氧化时增重随时间增加,呈抛物线规律。不同温度烧结的陶瓷在氧化前1h增重差别较大,氧化5h后增重接近。随Zr,B含量的增加,陶瓷氧化增重变大,不同工艺制备的粉末烧结的陶瓷在氧化时增重曲线无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