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LUCC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作为人类对环境改造活动的直接表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有着重要影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简称黄三角高效区)的新生性及水陆交错的特性,决定了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而随着黄三角高效区建设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剧烈变化,当地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明确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基于黄三角高效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本研究围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及LUCC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三方面重点展开讨论:(1)借助RS和GIS技术并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研究区LUCC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及相互转移分析发现,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主要表现为居民点、盐田、养殖水面和芦苇湿地的不断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不断减少。(2)通过土地利用信息熵和土地里利用综合指数的评价可发现2000-2010年,黄三角高效区土地利用信息熵不断减少,土地利用优势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不断增加,土地利用无序程度下降,单地类对系统的影响力上升,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3)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以及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构建GIS多因子评价模型,对黄三角高效区的2000-2010年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可发现,黄三角高效区环境脆弱性总体沿海岸线分层条状分布。重度脆弱性和极度脆弱性区域比重分别为16.61%和17.07%。(4)2000-201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显著增加,环境质量下降。2000-2005年,部分区域生态环境由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转为极度脆弱,使其比重由2.72%增至11.95%;2005-2010年极度脆弱性区域进一步扩张,比重达到17.06%。(5)通过LUCC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的GIS空间叠加分析可发现,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具有明显影响,LUCC过程加剧了生态环境脆弱化程度。其中,建设用地扩展占用耕地、草地、水域湿地和未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而耕地转换水域湿地、未利用地转换为水域湿地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正>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我国公安工作任务越加繁忙,警力缺口不断加大,现有警察院校培养人才不能满足公安机关对警力的需要,
文章在对科学地图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简介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上科学地图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近期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论文和基于专利的科学地图可视化研究进展,最后对几款
目的探讨自创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自创手法治疗,对照组62例按照常规方法操作,
根据目前建设招投标活动中施工企业为维持投标竞争力而采取的的不平衡报价情况,详细介绍了建设单位为了规避"不平衡报价"带来的风险应采取的措施,以期避免不平衡报价带来的风
跨文化翻译中一般采取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手段。但归化翻译掩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异化翻译则更多保留了源文化的民族性,因此跨文化翻译中应提倡异化翻译为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也不断增加,城市地下建设大直径公路、地铁、水利隧道为超大直径盾构装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隧道项目采
旅游日语是一门跨学科的日语专业必修课程,其要求学生掌握日语和旅游两个方面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导游专业知识时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学生对导游
探讨水泥的最佳粒度分布,对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工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没有将水泥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区分。水泥中各组分的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