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对我国城市住宅需求总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7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社会的常态。住宅需求是居民最重要的消费需求,是决定住宅市场走势的主导性因素,是政府实施房地产调控需要重点监测的对象。大城市的住宅销售在全国住宅市场占据很大比重,其对于全国住宅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波动都有重要影响。住宅需求直接来源于人口的居住消费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必然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会对住宅需求总量和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首先阐述了住宅需求总量的影响因素、住宅需求弹性的测算、住宅需求结构及老龄化对住宅需求总量的影响等相关理论,在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并回顾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住宅需求总量及其现状之后,定性分析了老龄化进程中影响我国城市住宅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市住宅需求的影响。并以人口年龄因素为依据,对住宅市场的需求主体进行了细分,将住宅需求主体分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并以此构建我国城市住宅消费主体的世代交叠模型。  随后,根据现有的一般均衡模型,结合构建的世代交叠模型构建了人口老龄化对城市住宅需求总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在实证分析部分,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编制2007年的社会核算矩阵。并以此为初始宏观经济均衡状态,运用GAMS软件进行编程,模拟2007年到2014年各年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消费的城市住宅面积,并对2015年这三个行为主体的住宅需求面积进行预测。由于前期模型预设的假设与现实经济稍有偏差,对2007年住宅需求的模拟结果与现实经济运行结果有差距,但整体运行趋势相近。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深化,住宅消费主体仍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为主。本文在此基础上调节模型中的部分变量,包括:中年人占比增加10%,其它条件不变;将老年人的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其它条件不变;老年人抚养比增加10%,其它条件不变;综合以上改革方案,观察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住宅需求的变化,得出购房主体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为主;增加中年人占比,青年人和中年人的住房消费增加,住房遗赠减少;老龄化趋势,将会导致中年人、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购房需求增加,住房遗赠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老龄化增加了城镇住宅需求总量;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将使得中年人的购房消费先是迅速增加,之后低于老年人的购房消费。  最后,本文针对前文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结果,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房消费主体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以促进住宅市场持续、稳步发展。
其他文献
该文以哈尔滨市的燃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为基础,对中国燃气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该文作者根据从事燃气工程施工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查阅大量资料,对中国燃气工程建设项目
该文运用竞争策略研究了生产线上的三个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局内调度问题,即生产线上的k-配送小车调度问题、局内流水线排故问题、局内故障产品处理问题,建立了与之对应数学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長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期刊
论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的中外图书馆研究文献进行了主题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描述了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管理、元数据
该论文主要描述以面向对象的UML方法分析与设计通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过程,重点研究如何应用UML这一当前流行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它的重点步骤是什么.该文共分了三个部分.第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利用网络的形式来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计划各种工作之间的先后次序和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各领域逐渐深化了安全生产构建工作,并提升了对生产标准化的理论研究维度与深度,促使现代企业在标准化生产中构建出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然而如何构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