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个重要会议中均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标志着这个从21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建设实践。2015年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凝聚向心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安定的现实需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解读近年来国家层面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提及牢固树立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都要求必须增强认同,并且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整的“五个认同”表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将之丰富为“九个坚持”。从“八个坚持”升级“九个坚持”,习近平同志都阐述了对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拳拳嘱托,应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重要着力点。分析相关主题的既有文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界定见解颇丰,其中都论及“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关系,但对认同的价值指向和其类型及位序却未尽一致。建构学说体系和开展理论阐释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化提炼仍有研究空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共同体思想和认同理论,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并对其开展了理论确认。以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民族政策的变迁和民族工作的成效为脉络分析核心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新社会新中国七十年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从公平正义向平等正义调适、民族政策设计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向、民族工作从专注少数民族事务向多领域交集融通,认同建构在实践和话语体系两个层面不断延展和深入,从内地到边疆,从少数民族到广大民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多样认同的整合。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公共社会资源配置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对核心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以及探索在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以政治互信、经济共建、社会互助和价值共识增强核心认同为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网上反向拍卖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但国内对此进行专门研究的并不多。本文主要从其概念、主要特点、技术保证及流程、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以及对交易双方的利弊这五个方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以及硒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动物因缺硒引起的疾病与缺硒预防.对于畜禽养殖的饲料营养元素配制,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贸易全球化,伴随着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生效实施,WTO要求将国际标准作为各国技术标准的基础,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也鼓励各成员国积极采用和实施ISO标准,以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环境、经济的重视,2010年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交的《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提案备受人们关注。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处于紧迫性,但是低碳经济是发展的一个必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丹阳商业广场有限公司已走过了十个春秋。丹阳商业广场有限公司走过的十年,是艰苦创业、勇于发展的十年,是深化改革、狠抓运行质量的十年,是开拓创新、不断探索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国内外财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该文是通过对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观点阐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