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LED作为新一代的绿色照明能源,以其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诸多优点,在照明、建筑背光源、显示领域和医疗光源等多个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研发价值。荧光粉转换法作为如今实现白光LED的主流方案,较其他方案具有成本低、工艺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与紫外光或蓝光LED半导体芯片激发的具有较高发光效率荧光粉较少,故此,探索及开发新型白光LED荧光材料已成为发光材料领域的前沿课题及重要目的。本学位论文主要以氟磷酸盐(Ba4Gd3Na3(PO4)6F2)体系为研究对象,以Eu2+、Ce3+、Tb3+、Mn2+等发光离子作为掺杂离子,通过对基质的择优及对掺杂离子的浓度调控,利用不同掺杂离子间的能量传递,从而实现发光颜色及色度可调,最终设计和制备出能被紫外光激发的新型氟磷酸盐基的荧光材料,所以说本课题的选题具有丰富荧光材料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主要运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及表征了磷灰石结构的氟磷酸盐基荧光材料,并对其晶体结构、光致发光光谱、发光离子的能量传递及量子效率、色度学等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单一基质荧光材料Ba4Gd3Na3(PO4)6F2:Eu2+。分析了基质Ba4Gd3Na3(PO4)6F2的晶体结构,并对荧光材料进行Rietveld粉末结构精修,粉末结构精修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磷灰石结构类型。详细探讨了Eu2+的发光性能及Eu2+-Eu2+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通过对Eu2+浓度的调控,确定其最佳浓度x=4mol%,实现Ba4Gd3Na3(PO4)6F2:Eu2+的黄绿光光色可调。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出磷灰石结构的单一基质光色可调的荧光材料Ba4Gd3Na3(PO4)6F2:Ce3+,Tb3+,Mn2+。文中详细的研究并探讨了Ce3+、Tb3+、Mn2+的发光性能和Ce3+与Tb3+、Ce3+与Mn2+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通过对其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现象的研究,发现其色坐标是由能量传递现象控制的。通过调节Ce3+、Tb3+、Mn2+各自的浓度,确定了最佳掺杂浓度x=2mol%,y=36mol%,z=9mol%,实现单一基质Ba4Gd3Na3(PO4)6F2:Ce3+,Tb3+,Mn2+黄绿蓝光色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