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代际传递指的是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主要通过代际收入弹性来衡量整个社会阶层收入的代际传递程度。代际收入弹性是指父代的收入层次对子代收入层次的影响。代际收入弹性越高,则表示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越大;代际收入弹性越低,表示子代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天赋或能力。较低的代际收入弹性是社会成员机会平等的体现。我国关于收入代际传递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领域,多数学者从居民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成长环境等因素来测算代际收入弹性,忽视了居民家庭金融性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房产)1财产性收入对居民家庭收入代际传递的影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的收入已经不仅仅只包括父母的工资性收入,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家庭所持有的财富资本所带来的资产性收入。因而,家庭金融资产和房产价格变化影响居民家庭资产的变化,从而影响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变化,进而随代际传递机制对子代的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城镇富裕阶层的家庭可以通过各种金融资产的投资来获取更多资产性收益,但农村贫困阶层的家庭往往很难筹集子代所需的教育资金,这使得城乡的子代未来获取收入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研究居民家庭金融性资产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代际传递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如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等情况,将居民家庭金融变量(家庭房地产价值、家庭金融资产)、父代特性(如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和户口属性等)以及子代特性(如性别、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和户口属性等)引入到代际传递模型中,检验这些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代际传递的影响。一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家庭金融变量(家庭房地产价值、家庭金融资产)、父代特性(如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和户口属性等)以及子代特性(如性别、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和户口属性等)对我国城乡居民代际传递差异性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本文主要进行了居民家庭金融性资产的代际传递分位数回归研究与分析,考察了在不同阶层的子代收入上,各类变量的影响程度,即居民家庭金融变量、父代特性和子代特性对不同层次子代收入的影响差异。通过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居民家庭金融性资产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代际传递影响更强。子代性别和子代受教育年限对城乡居民家庭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子代户口和父代政治面貌分别对农村居民家庭存在着正向和负向的显著影响。第二,父代收入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对中高层次的子代收入的影响力往往较弱;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对中高层次人群的子代收入影响更显著,对中低层次和最高层次的子代收入的影响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弱;家庭房地产价值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力,对中高层次的子代收入并无显著影响;父代政治面貌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中高层次的子代收入并无显著影响;父代户口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有着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高层次子代收入并无显著影响;子代受教育年限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对高层次的子代收入影响较轻;子代性别对中高层次的子代收入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力,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影响力较低;子代政治面貌对中层次人群的子代收入影响较为显著,对高层次和低层次人群的子代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子代户口对中低层次的子代收入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高层次的子代收入的影响力较弱。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把居民家庭金融性资产等财产性收入纳入到影响收入代际传递的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家庭金融理论研究和收入代际传递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第二,对城乡之间居民收入代际传递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三,对我国子代收入分层次代际传递的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第四,本文恰从家庭金融性资产的面板数据出发,研究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代际传递差异化影响机制,从而探索扶持和引导城乡居民投资消费的政策,降低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