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观察陈氏降浊方治疗前后脾肾气虚夹瘀型CKD3a期患者血清SFlt-1及尿蛋白定量的变化,讨论中药汤剂陈氏降浊方对CKD3a期患者尿蛋白的影响,为陈氏降浊方治疗CKD的可能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入选标准2017年2月到2017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3a期同时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夹瘀证的66例患者,运用简单随机法划分为单纯西药组(A组)和陈氏降浊方组(B组),每组33例。A组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陈氏降浊方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其血清SFlt-1、Scr、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确诊并纳入的脾肾气虚夹瘀型CKD3a期患者66例(A组33例,B组33例),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24h尿蛋白定量、Scr、eGFR、血清SFlt-1各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A组(P<0.05)。3.A组、B组两组的血清SFlt-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SFlt-1、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下降程度优于A组(P<0.05)。4.治疗后B组eGFR较治疗前未见明显下降,血肌酐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升高:但A组eGFR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血肌酐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血SFlt-1与24h尿蛋白定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血清SFlt-1与eGF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6.B组和A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2.5%,两组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陈氏降浊方结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CKD3a期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7.B组和A组临床综合疗效分别是80.6%和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陈氏降浊方联合西药治疗对于脾肾气虚夹瘀型CKD3a期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组。2.陈氏降浊方能降低脾肾气虚夹瘀型CKD3a期患者血清SFlt-1及24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提示其可能通过降低SFlt-1水平,调节SFlt-1及VEGF反馈机制,恢复肾脏血管修复及生成功能,减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减少尿蛋白漏出。3.陈氏降浊方及单纯西药治疗均不能逆转肾功能恶化趋势,提升肾小球滤过率,但陈氏降浊方联合西药治疗可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考虑可能与其明显降低脾肾气虚夹瘀型CKD3a期患者蛋白尿水平相关,是治疗慢性肾衰一个有效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