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建设用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地,有的是优质耕地。全国耕地面积从1998年的19.45亿亩减少到2010年的18.26亿亩,除此之外,耕地的质量也较差,中低产田比重已超过2/3,未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难度颇大。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与开发好农地资源,实现农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这一部分首先介绍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最后对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介绍了美国、日本与西欧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经验,从中得出对我国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有利经验和启示。第三部分即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现状,即利用的方式、动因与价值、政府行为和农户权益,并分析了现有农地资源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市场发展的滞后,当其它资源基本都以市场的手段进行配置时,以计划手段配置为主的农地资源,就不太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开发。第四部分即第四章,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该部分首先从农地的农业用途和非农用途出发,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程度不同的地区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的损失率,得出,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农地转化为非农地的损失率是逐步下降的,进而说明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可以更好的利用与保护农地资源。第五部分即第五和第六章。基于前面的研究,本文首先给出了城市化过程中,促进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及政策保障,体现在政府行为规范、农户行为机制、法律机制和政策保障四个方面;最后论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正> 1 本文有四个句子用了“焉”字,但用法各不相同。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是语气词,兼有指代作用,含有“在那儿”之意。②“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硿硿焉”。“
哲学上有一观点,“存在就有意义”。直接把这一观点作为翻译变体存在的理由,有些抽象。但综观翻译变体在翻译实践中的使用,由偶然的“不完全的翻译”到今天有意识的翻译,尤其是“
本文以黄征,张涌泉校定P.2133号《金刚经讲经文》录文为基础,参照《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金刚经旨赞》、《金刚般若论》等文献,校正了P.2133号《金刚经讲经文》中
随着农业科学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园艺在我国迅速兴起。近年来,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蔬菜生产提出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影响
目前,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分布广泛,是流行主型,它们引起的禽流感对养禽业的严重危害性和公共卫生意义都受到关注。由于AIV亚型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和先决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潜在旅游资源本身的科学认识及
以四川和陕西8个不同产地移植的杜仲苗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产地杜仲叶片活性成分及杜仲胶质量分数的差异,探索杜仲叶片活性成分、杜仲胶质量分数与环境因子的复合关系。
长篇小说《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采用历史纪实与小说书写相结合的方式,书写了康巴藏区一个部落近两百年的历史变迁,起到以史鉴今的作用。本文从
文章引入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理念,从分析昆山市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问题入手,探索了促进市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以期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河西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牧民生活的草原退化严重生活贫困。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政府为改善牧民生活现状,恢复生态环境,决策当地牧民迁移至农业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