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统就职演讲中,为与听众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达到其演说目的,演说者在演讲时除了要维护自己及政党的权威地位,尽量弱化与听众交流中的权势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多重的特点就注定了演说词中人际意义的复杂性。本文选取极具语言表现力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四次就职演说为素材,认真研究政治演讲语篇中多种人际意义及其实现的各种手段。近年来许多学者根据多种理论从多种角度对某一特定语篇的人际意义进行过研究,但从功能语法角度对总统就职演说作此般系统研究的文章却不多。人际功能认为语言为说话者与听话者交流信息的载体。因而,本文试图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依托,从词汇和句子层面系统分析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四次就职演说的人际功能特点。其中本研究主要以人际功能理论中的情态系统以及韩礼德系统功能理论下的人称系统为主要理论,运用统计法对罗斯福总统四篇就职演说中情态标记,情态价值及三类人称代词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分类,比较,从中找出罗斯福就职演说的多重目的在其话语中的体现。据分析,演说中情态占68.29%而意态占31.71%。由此可见,罗斯福在演说中更多的是提供信息,表明自己的态度。其中可能性表达使用频率最高,为62.60%,其余依次是义务表达18.70%,意愿表达13.01%和经常性表达5.69%。同时为了避免太激进太傲慢,罗斯福多采用中价值46.43%和低价值37.5%的情态表达方式力求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认知及主张。而16.07%高价值情态起到维护其权威和推进表达的作用。同样,人称系统是体现了演说者与听众间多样的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罗斯福采用83.64%第一人称,2.34%第二人称和14.02%第三人称来进行演讲,以此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以达到演说的政治目的。本文的探究为欣赏就职演说这类话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本研究也表明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对政治话语的人际意义分析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