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评价从心胆论治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增效作用,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收集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饥对照试验方法,运用PEMS3.1软件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心胆论治艾灸组)和对照组(非艾灸组)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选穴:治疗组:针刺:百会、印堂、内关(双)、阳陵泉(双);艾炷灸:心俞、胆俞各5壮;埋皮内针:心俞、胆俞(交替);对照组:针刺、埋皮内针穴位同治疗组,不进行艾炷灸。两组进针后至得气,留针30min。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要求每周治疗2-3次,两次之间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四周内完成10次治疗。运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McGill疼痛量表进行评价,分别在治疗前、第5次治疗后、治疗结束时、随访1个月时进行评价,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既往治疗史、中医证侯、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间具有同质性,均衡可比。2.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和随访1个月时总有效率比较,心胆论治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7.9%、75.8%,非艾灸组总有效率为75.0%、62.5%,经秩和检验,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心胆论治艾灸组疗效优于非艾灸组。3.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在治疗5次后、治疗结束时、随访1个月三个不同观察点与治疗前进行比较,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均较前升高,心胆论治艾灸组和非艾灸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5次后,心胆论治艾灸组和非艾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5次后,两组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疗效相当;治疗结束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结束时,心胆论治艾灸组疗效优于非艾灸组;随访1个月时,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随访1个月时,心胆论治艾灸组疗效优于非艾灸组。4.两组患者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组内比较,治疗5次后、治疗结束时、随访1个月三个不同观察点与治疗前进行比较,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较前降低,心胆论治艾灸组和非艾灸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在改善膝关节疼痛方面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5次后,心胆论治艾灸组和非艾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5次后,两组在改善膝关节疼痛方面疗效相当;治疗结束时,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结束时,心胆论治艾灸组疗效优于非艾灸组;随访1个月时,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随访1个月时,心胆论治艾灸组疗效优于非艾灸组。结论1.心胆论治艾灸组和非艾灸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效。2.心胆论治艾灸组和非艾灸组近期疗效相当,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时,心胆论治艾灸组疗效优于非艾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