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行动逐步开展进行,已取得很多成功案例和成果。但由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多为小规模经营,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研究区—村庄压煤山丘区:煤炭开采引起土地塌陷、水资源区域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压煤村庄搬迁后又易造成农户耕作难度加大、塌陷土地的闲置与荒芜。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流转等政策的支持下,基于生态安全门槛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功能,系统划分生态村功能区,标定三生用地,并对规划前后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结论:(1)从土地的适宜性和生态性两方面进行生态村用地布局较为科学。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GIS技术可以为生态村的功能分区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定量分析结合景观的独立性与系统性原则,进一步考虑土地生态性确定生态村空间布局。(2)在景观层面上来说,生态村的规划结果较为合理。生态村规划前后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耕地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实际种植面积和机械化程度,有助于规模经营的发展。森林覆盖率提高,草地景观连接性变好,对于生物物种迁移或其他生态过程的顺利进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利用地被水土保持林取代,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变化有利于研究区的水土保持和景观的恢复与保护。在整个景观水平上,有连通度较高的优势景观类型存在,即林地优势度明显。(3)本文将空间布局、用途标定和土地利用格局分析三者联系起来,形成循环,有利于生态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通过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对空间布局和用途标定进行生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空间布局和用途标定进行修正,三者形成循环,有利于生态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本文对压煤村庄搬迁后原村址的规划设计是对村域规划方法的尝试和探讨,以期为同类型区域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