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在信息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影响下,随之而来的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泛深入,各民族的文化成果、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应验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预测。20世纪中国美术变革的最基本主题和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在中国社会文化脱离旧形态的大变动背景前中西艺术的冲撞与融合。在当下,探讨中外绘画交流及其影响是中国比较美术的热点,中西绘画的异同成为关注的重点。 比较美术通过对中西艺术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感性和理性相互动、理解与体验相结合、具有鲜明文化实践意义的认识深化过程。作为两个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艺术作品,其在各自系统中的艺术语言形式要素必然受到自身历史传统的熔铸是由它们的整体属性决定的,以符合中西方自身系统架构的需要,因此共性和差异是共存的,它们有着各自的自律性和系统性。通过对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与蒙克的《呐喊》的比较研究,在中西艺术的互识、互补研究中,形成了理解与体验相结合的、具有鲜明文化实践意义的认识深化过程。从写意手法中看到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相似性是一种十分表面化的现象,内在的审美精神与表面的形式手法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在对中西美术的比较认识中充分调动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分析的主观前见照亮了作品,而作品又在具体的审美体验中成为揭示主体精神维度的载体。这些体验的深入把握和阐释,推动了中国美术学科建设。 我们倡导东西文化的平等对话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跨越东西文化界限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立足于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之中认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特色,在民族特色探讨与共通规律寻求的基础上,达到中西的融会贯通及现代文化观念的整合与重建。艺术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优秀的作品无谓中西,精神内涵是不约而同的,异曲同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