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受炼焦用煤品种、结构、区域分布、焦炭出口及优质煤出口等因素影响,国内优质炼焦煤短缺。攀钢集团地处西南偏僻区域,受地域、运输条件、周边炼焦煤产能缩减及煤种品质等因素影响,优质炼焦煤保供紧张,难以支撑攀钢炼焦煤煤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因此西昌钢钒公司需结合6.25m捣固焦炉的工艺特性,拓展煤资源渠道,并充分发挥各煤种特性,合理调整炼焦用煤结构;同时需结合6.25m捣固焦炉推焦电流偏高的特殊工艺和对炉墙损坏较严重问题,研究不同煤种结构下的配煤炼焦技术,以适应6.25m捣固焦炉工艺特性和长寿化要求。因此,研究适应捣固焦炉的配煤炼焦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可能较好推动捣固配煤炼焦技术的进步。 首先,利用煤焦实验室和200kg中试焦炉,完成了西昌钢钒炼焦煤的工分指标、黏结特性指标及单煤种炼焦后焦炭指标综合评估,建立了煤质基本排序。淘汰或限制西-1/3JM、西-JM和矿JM;限制使用川-1/3JM、隆-1/3JM;优先选择进-JM、云-JM和矿-JM(1);骨架煤种盘-1/3JM、盘-1/3JM(1)、山-JM。 其次,通过开展捣固焦炉推焦电流控制技术研究,特别针对推焦启动电流、推焦过程电流进行核算后,配套建立了捣固焦炉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值,为捣固焦炉长寿化奠定基础。要求配合煤挥发份指标Vdaf≥29.5%、配合煤细度89%-90%、配合煤黏结指标G值80.0%≤G≤83.0%;推焦启动电流最大电流≤428.1A,推焦启动最大平均电流≤389.2A;推焦过程电流≤240.0A控制较合理。 最后,利用200kg中试焦炉和工业焦炉,开展配煤炼焦试验,建立了煤资源替代品种和不同主焦煤下的适宜配煤结构模式,提出了主焦煤38%、18%两种情况下,劣质煤不同配比的配煤模式;利用不同区域煤资源的结焦特性和地质年代差异,提出了地质因子配煤理念,配合煤平均地质年代时间≥2.54亿年较合理,并首次尝试将地质因子作为要素之一的配煤技术运用到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