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视,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因此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研究的“自主学习册”是围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这一核心编制而成,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体系。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对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使用的“自主学习册”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探讨了其开发的方法、教学流程及对教师的要求,以期为一线教师研发和使用相关学习方案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到当前课堂普遍使用的与“自主学习册”教学相关的学案的优点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学案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管理与保存;在课堂上的使用通常以解答习题为主,没有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在秉承学案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学的要求,对“自主学习册”进行详尽研究,探讨了“自主学习册”开发的方法:编写的原则、编写的程序及编写的形式,并针对“自主学习册”中自学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结构组成提出相应的编写方法。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卷和学生卷)了解一年半来“自主学习册”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喜欢使用“自主学习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提问的机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栏目的题量偏多;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主学习册”教学的实施流程及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