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教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显著。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比,职业教育所占据的分量很重,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凸显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也更为重要,以史为鉴,站在历史长河中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的“前世”,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未来的职业教育。随着史料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作用,当然更加注重对民国时期相关教育问题的研究。其中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民国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论是古代的学徒制还是近代的职业教育或是当前正在大力提倡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都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曲折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而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立法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事实上,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开始于清末民初,然后逐走上发展的道路。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逐渐得到发展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在1922年《壬戌学制》中首次以法规形式展现出来,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及其立法走上了坎坷的成长历程。所以研究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的立法,不论是从民国历史的角度看,还是在中国的教育史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说,以1912年至1949年为限,探索整个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发展状况。从对象上说,主要研究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演进逻辑,并侧重总结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特点,尤其突出对当代职业教育立法的启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对选题的缘由、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第二章,介绍民国时期教育的法制思想,并分析法制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过度,重点介绍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的立法演进历程。即第一阶段是以“仿日追美”为特点的职业教育立法的发轫期(1912年—1922年),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立法开始发展。第二阶段是以注重本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立法的探索期(1922年—1931年),这个阶段社会整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况,使得国民政府对教育的发展较为重视,并逐渐探索职业教育立法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以寻求科学为方向的职业教育立法的成熟期(1932年—1949年)。在不断地对职业教育立法进行摸索调整的过程中,探讨职业教育的本质、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开始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促进了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第三章研究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驱动因素。主要从外部的驱动因素、内部的驱动因素以及教育立法对职业教育立法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研究,其中外部的经济因素主要从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研究,内部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从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出发。第四章对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并剖析这一阶段教育的立法所体现的特征。主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立法内容全面、职业教育立法的主体明确、技术规范等特点,并简要地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第五章研究对当代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启示。主要阐述具有特色的民国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对当前职业教育立法的启发。从职业教育立法的科学性、职业教育立法的可操作性以及职业教育立法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历史不断发展,文化源远流长。虽然民国时期距离现在最近,但是又与现在完全不同,民国时期是剥削社会制度中的历史,是旧中国的最后一部历史。但在民国时候,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开始走向近代化的道路。虽然整个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变幻、格局对峙,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历届政府的共同点,相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立、颁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通过研究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演进逻辑,以史为鉴,以期借鉴其立法经验,促进当今职业教育立法的发展,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经验,补充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方面的缺憾,从而加速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