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武则天传说,武则天传说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在传承过程中所映射出的民众思想、文化观念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于武则天传说作为“民众口传的历史”而代代流传,使得这位女皇走下庄严的政坛,而被乾陵地区的民众奉信为地方保护神,民众亲切地称其为“姑婆”。论文以历史文献、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以及在陕西乾陵地区的田野调查为基本资料,对武则天传说的民俗文化意义及其特征作了分析与探讨,初步将武则天传说按内容归纳为生平传说、陵墓传说、风物传说、显灵传说、宝物传说、相关人物传说等六个主要类型,由此,发掘这六类传说的内在文化意义及其文化特征,展现武则天传说的概貌,并分析了武则天传说的生成原因与历史演进。由于历史人物在传说中被放大,武则天传说经历了一个由历史文献逐渐演绎为民众口传文献,再进入文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又被以虚构、夸张、寄于神性等手法自由地叙述,于是历史中的武则天被传奇化、神化与功能化,武则天传说的民俗文化亦显现无疑。在“民众口传”历史中,武则天传说反映了民众的真实情感,民间的女性观念在传说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即体现为传统的正统观与伦理观,且渗透了灵魂信仰观。同时,在埋葬女皇的陕西乾陵地区,形成了风物传说圈——女皇是这个地区性风物圈的中心人物,民间塑造的武则天形象,具有全面性,她既是典型的箭垛式人物,又是智慧聪明的巧女型人物。武则天传说蕴涵着丰富的民众思想观念,是独特而有价值的民俗文化之一,挖掘其内涵,从而可以较准确地把握民间思想史。总之,本文以武则天民间传说为个案,力图运用民俗学理论,一方面,对流传的武则天民间传说的文化特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阐释传说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传说文本的分析研究,结合民间文化的深层内涵,对承载这种民间文化的民众思想和情感做民俗文化的分析,揭示女性皇帝传说背后的所特有的民俗文化魅力。论文分为三章以及绪论、结论等五个部分,共5.8万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