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陆地空间、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短缺,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于是人类开始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与陆地紧紧相邻、并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海洋。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作为支撑人类生命体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以其丰富和宝贵的资源储量,可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长期可持续的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力度,海洋经济的加速发展已成为沿海各国在新世纪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长期重点战略。我国古代的渔业、航运业和造船业极为发达,称得上是享誉世界的海洋大国。我国有着漫长延绵的海岸线和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务院早在2003年就做出规划,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在国际海洋地位上拥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国。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新世纪以来首次针对海洋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设计。2006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正式确立了海洋经济在我国国家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该规划把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等作为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全新历史任务。在2011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了政策扶持、海洋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支持政策。从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可见,国家在未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立体发展坐标中,已经把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高度。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经济区,也是我国面对东盟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本论文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的海洋经济开发理论研究成果的吸收消化整合,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自身具有的条件和已经形成的海洋经济产业规模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借助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试图阐述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多元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加速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在影响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的复杂因素中,重点选取了海洋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科技投入、政策支撑等主要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过t检验的指标中,只有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所代表的人力资源影响因素,能够显著地解释广西海洋经济的增长态势。产业结构、广西海洋机构科研课题所代表的因素对于广西海洋经济总产值有正效应影响。与海洋经济增长的3个指标中,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最大,这与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得越合理,越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据此提出建议,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大对海洋经济的科技投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扩大海洋产业规模,在政策扶持上,应制定更多的倾向性强有力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