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茎藤化学成分及抗肝癌细胞作用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1]及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 l s)的干燥成熟果实。本草中均列为上品,认为有益气、明目、补不足、养五脏、壮筋骨等作用。中医作为收敛、滋补强壮药使用。  药物化学研究表明,北五味子茎藤主要含有挥发油、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甾醇类、单糖与多糖类化学成分。五味子果实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多种有机酸,还含有脂肪油、氨基酸、色素、鞣质等。近年来对北五味子果实研究颇多,但对其茎藤研究较少,所以本课题就其茎藤进行研究。  本实验首先对北五味子茎藤干燥的药材粉末应用CO2超临界萃取,并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剩余药材用95%乙醇提取,醇提取部分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将CO2超临界萃取物和醇提后的各萃取物进行进一步分离,并确定所得到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对不同溶剂萃取物以及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肝癌细胞抑制实验。醇提取后的药材晒干,再用水提取,得到北五味子茎藤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一)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从超临界CO2萃取中得到的北五味子茎藤挥发油组分,并从北五味子茎藤中分析鉴定出北五味子醇甲等19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绿色油状物,得率为3.22%。(二)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对 CO2超临界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共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它们分别是:五味子丙素(Ⅰ),环阿尔廷酮(Ⅱ),十九醇(Ⅲ),齐墩果-12-烯-3-羰基-23-甲酸甲酯(Ⅳ),三十五醇(Ⅴ),二十四醇(Ⅵ),戈米辛 N(Ⅶ),β-谷甾醇(Ⅷ),五味子乙素(Ⅸ),齐墩果-12-烯-3-乙酸酯(Ⅹ),五味子醇乙(Ⅺ),南五味子酸(Ⅻ),三十三醇(ⅩⅢ),胡萝卜苷(ⅩⅣ),1(2),6(7)-二烯-5,8-二酮(ⅩⅤ),其中化合物ⅩⅥ,ⅩⅦ结构尚未鉴定。(三)不同萃取物体外抗肝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北五味子茎藤石油醚萃取物有明显的抗肝癌细胞抑制作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有微弱的抗肝癌细胞抑制作用。(四)单体体外抗肝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Ⅰ,Ⅲ,Ⅴ,Ⅵ,Ⅷ,Ⅸ,Ⅺ均有明显的抗肝癌细胞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Ⅰ,Ⅷ,Ⅸ抗肝癌细胞抑制作用显著。(五)水提取北五味子茎藤中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含量为6.36%,北五味子茎藤中多糖的含量较低。
其他文献
“亚健康”是指人体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的关系,也称“疲劳综合症”。通俗点说,就是人们常说的“到医院检查不出病,自己难受自己知道”的那种状态。最近,我国卫生部对十城市上班族的调查表明,上班族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提出,产生“亚健康”状态的根本原因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专家介绍,现在“白领”阶层,几乎每天都面临着
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为楝科(Meliaceae)木果楝属(Xylocarpus)红树植物。植物的根、果实和皮都可用作药来使用,在抗菌、消肿和消炎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在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等国常用它们来治疗疟疾、腹泻和霍乱等疾病。它们广泛分布在澳洲、非洲、大洋洲斐济、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热带海岸,在中国海南岛也有其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泰国红树植物X.granatum种子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