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众多学者也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目前公认的可能加速骨折愈合且研究较为深入的细胞因子有: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2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4胰岛素样生长因2-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Ⅰ)5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7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8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 h factor,PDGF)本实验通过测定骨折合并脑外伤大鼠模型,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各类细胞因子不同时相的血清含量,分析各细胞因子的时间浓度关系,探索其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356±25)g,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B组(单纯骨折组)、C组(正常对照组)和D组(单纯脑外伤组),每组各12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1d、3d、1周、2周、3周和4周7于内眦静脉取血,分离出血清,利用蛋白芯片对血清中1BMP-2、2EGF、3IGF-1、4IGF2Ⅰ、5bFGF、6VEGF、7BDNF、8PDGF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1IGF2Ⅰ术后第一天A、B、D组的IGF2Ⅰ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术后第三天A、B、D组IGF2Ⅰ的血清浓度达峰值,以A组最高,D组次之,C组最低,后降至正常水平。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A、D两组的IGF2Ⅰ血清浓度变化趋势趋于一致,B、C两组的IGF2Ⅰ血清浓度变化趋势趋于一致。2IGF-1术后第一天A、D两组的IGF1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以A组最高,术后第三天各组IGF1的血清浓度达峰值。以A组最高,此时A、D两组相比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B、C两组比较差异始终无统计学意义(P>0.05),A、D两组的IGF1血清浓度变化趋势趋于一致。3bFGF术后第一天A、B、D组的bFGF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A组bFGF的血清浓度于术后第一周达峰值,B、D两组于术后第二周达峰值,以A组最高,后逐渐回降。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A、D两组的bFGF血清浓度变化趋势趋于一致。4VEGF术后第一天A、D组的VEGF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B、D两组VEGF血清浓度术后第一周达峰值,A组VEGF的血清浓度于术后第一周达峰值,以A组最高,后急速回降至正常水平。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PDGF术后第一天A、B、D组的PDGF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降低,术后第一周A、B、D组PDGF的血清浓度均降至最低值,以A组最低,A、D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回升。实验过程中A、D两组比较差异始终无统计学意义(P>0.05)。6BMP-2术后第一天A组的BMP-2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 B、D两组的BMP-2血清浓度未见明显升高,B、C、D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MP-2的血清浓度于术后第一周达峰值,后维持在峰值水平至第四周,且与B、C、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EGF术后第一天A、B两组的EGF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D组的EGF血清浓度未见明显升高,术后第二周A、B、D组EGF的血清浓度继续升高并达峰值。以A组最高,且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BD两组比较差异始终无统计学意义(P>0.05)。8BDNF术后第一天A、B、D组的bFGF血清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术后第一周A、B、D组EGF的血清浓度继续升高并达峰值。以A组最高,D组次之,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开始回降,术后第三周A、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可能是骨折愈合加快的原因之一,各细胞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时相,且相关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