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超疏水界面材料因其在自清洁、抗结冰、流体减阻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超疏水表面的构建一般要考虑两个因素:表面微粗糙化和低表面能修饰。目前常用的构建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技术、电化学法、自组装技术、刻蚀法、模板法等。但是,不少方法存在着操作工艺复杂、费时、成本高昂等缺点,制约了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相比之下,模板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它可与目前生产塑料薄膜的流延法结合,有望实现聚合物超疏水薄膜的产业化,因而成为了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以定制的类荷叶微观结构的多孔纳米阳极氧化铝为基底,通过刻蚀、氟化等处理,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AAO膜。在此基础上,以AAO膜为模板,通过浇注微模塑制备具有一定微观结构的PDMS表面。通过改变浇注条件和固化时间等,研究外在因素对PDMS膜表面纳米结构和超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以AAO膜为模板浇注PDMS时,由于静置时间、预聚体流动性、毛细管效应和空气阻力等因素,我们没有得到与氧化铝模板微观结构互补的具有纳米柱结构的PDMS膜表面。随后,以商业化的廉价多孔纳米阳极氧化铝片为模板,通过熔融热压-剥离技术制备具有纳米草状结构的超疏水聚合物表面。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系统研究了热压时间、剥离温度、不同模板等对得到的样品表面微结构和浸润性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图证实,所得聚丙烯(PP)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的确具有纳米草结构;另一种模板(含多层孔)热压得到的HDPE表面具有蜘蛛丝状的纳米线结构,这种纳米线结构,可能是因与模板剥离时,PE渗入过深,被牵拉过度造成的。两种结构对应的表面均显示超疏水性能。由Cassie-Baxter方程算出水滴与样品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仅占总接触面积的10%。研究为规模化制备超疏水聚合物薄膜提供了实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