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综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新的时期,建设低碳环保、宜居宜业、传承人文、创新发展、体现幸福的新型城市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传统时期片面追求城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在今天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新时期,一场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市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发展模式改革运动正在进行。随着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逐步加深,南宁市城市建设速度极大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时期,开展城市开敞空间的研究,是推进南宁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南宁城市空间管理的需要。文章从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出发,以南宁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RS和GIS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的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特点。同时,借助GIS的网络分析技术,通过地区可达性的评测统计了现状南宁市中心城区内城市公园广场的服务区覆盖状况。最后,依托ENVI软件,通过大气校正法对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的热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自1980年代以来,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总量总体上呈现持续减少状态,其空间分布不断向城市外围郊区退缩;当前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广场可达性状况一般,服务区范围未能实现中心城区的全域覆盖,邕江南北两岸城市公园广场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服务区覆盖状况差异都较大;秋季期,晴朗无云天气条件下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中心城区内城市开敞空间地区的地表平均温度较其它类型土地覆盖区的地表温度低1.16℃—6.64℃。研究提出了:逐渐增加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数量与面积,优化现有开敞空间结构与布局;减少公园广场的出入限制,提高城市公园广场开放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开敞空间的可达性三方面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城市开敞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的对象、范围,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研究区域基础研究。根据统计数据,对研究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三章为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格局特征研究。通过借助RS和GIS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的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状态。第四章为南宁市中心城区公园广场空间格局与服务区覆盖情况的研究。以Arcgis软件为支撑,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广场的分布及其服务区进行统计、分析。第五章为秋季期南宁市中心城区内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热环境特征的研究。以ENVI软件为支撑,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南宁市中心城区热环境分布状况,探讨城市开敞空间地区的地表平均温度与其它类型土地覆盖区的地表温度的差别。第六章为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优化对策研究。第七章为本研究总结,同时就城市开敞空间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
其他文献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对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企业文化、生产能力、
在对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用户满意度CSD的特征和构成 ,构建了CSD模型。最后指出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CSD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综合作用
商号在我国又称企业名称。商号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面旗帜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企业家的重视。商号的财产权和人身权 ,已为国际立法和各国的国内法所确认。本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自我要求低、自我认识偏差、自我评价偏颇,从而自信心缺失,学习动力不足,行为失范等问题。作为班
当代环境陶艺,即当代环境中的陶艺,它是当代陶艺创作发展的一种新形式,符合当代陶艺的创作和设计审美理念,并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收,是当代陶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
自行车丢失被盗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海淀公安分局组织专人对本区的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工作对策。
施工企业在工程成本管理中能否有效的实现工程成本控制是企业能否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工程成本控制是现代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实现工程成本计划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2009年8月,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全面对外开放。新馆展线长1600米,陈列布展面积
科学、有效的电网设备检修计划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有效途径。电力系统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多约束条件等特点,考虑到我国电网建设起步晚、资源分布不均衡、市场经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基石的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