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经济效益的蓬勃发展,建筑业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安全问题。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数与死亡人数较2015年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却未充分考虑管理对象这一关键要素,使得管理措施与管理对象的匹配度大大降低。管理过程缺乏科学模式指导,制度流于形式,工人疲于执行,严重降低管理效率的同时造成了成本的剧增,安全生产态势日益严峻。紧迫的形势促使国内外学者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然而已有研究普遍将建筑工人视为一个整体考虑,规避了个体特征差异作用下的不同工人类群会对管理效果产生影响的问题,在管理对象的设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现存施工安全管理缺陷,适应新时代建筑工人个性发展趋势,本论文基于建筑工人个体特征差异,构建建筑工人个体特征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类群划分,最后针对不同工人类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措施表,以期解决管理措施与管理对象无法有效匹配的难题,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首先,通过对不安全行为基本理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管理失误理论、安全管理模式、施工安全管理、人格特质理论、群体理论及非正式组织理论等内容进行文献综述,为本论文研究视角选择与研究思路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运用文献统计法、概念梳理以及德尔菲法构建了建筑工人个体特征测评指标体系,并参考借鉴各指标成熟量表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31份,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录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后续潜在类别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再次,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Latent GOLD统计分析软件中,构建潜在类别模型,模型输出结果,得到四个潜在类别。依据各类别的潜在特征对工人类群进行命名,依次为“明知故犯型”、“知识匮乏型”、“精神紧张型”及“优质型”。最后,针对不同工人类群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基于心理学、管理学、安全行为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与之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制定建筑工人安全类群管理措施表,实现了管理措施与管理对象的有效匹配,对控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安全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参考。